-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分析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应用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冠心病(CAD)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以探讨其患者的发生率、发病规律、病情和预后关系,并由此评价AE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意义。方法 采用12导联AECG记录系统对224例CAD患者连续监测48h,回放分析观察ST段移位值、心肌缺血阈等指标。结果 224例CAD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204例(83.48%),共检出1387次心肌缺血发作,而其中1178次为SMI(84.93%);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发作以6:00~12:00时最为频繁,而0:00~6:00时出现最少;夜间缺血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IV值增高;心率越快,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ST段下移越明显。结论 AECG是较理想的诊断SMI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法。
[关键词]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540.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8-58-02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后将产生有利影响,然而临床上2/3以上的心肌缺血发作表现为毫无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是近年来冠心病防治的重点之一。由于发作隐匿,易被患者忽视,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是检测SMI重要方法之一,对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对22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AECG检测CADSMI,以评价12导联AE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2002年11月~2006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24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和WHO诊断标准)[1]。224例中男156例,女88例;年龄37.2~83.9岁,平均(53.2±11.13)岁。所有病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25例,陈旧性心梗70例,稳定型心绞痛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临床无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狭窄者6例。剔除静息心电图有左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重度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药物影响的ST段移位者。
1.2方法
采用美国DMS公司Holtwin 6.0 God型动态心电图仪的DCG监测分析系统,进行48h的动态心电图记录,记录导联为12个,同步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的心电变化。嘱患者作一定量负荷运动及详细记录生活日志,表明休息、生活、运动及自觉症状等情况。完成检查后,电脑回放,经分析软件及人机对话方式处理,数据通过闪光卡导入工作站内,查看资料记录情况,保存到光盘中最后汇总分析。心肌缺血性ST改变的标准:按1×1×1规则作为诊断标准[1],即ST段自J点后80ms开始呈水平或下斜型≥1mm,持续1min以上;ST段恢复后1min以上再次下降≥1mm为另一次发作,同时对照患者生活日志,如心肌缺血时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者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反之为SMI。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间关系比较作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SMI的检出情况
224例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204例(83.48%),有症状型组在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和总发生例数上均显著高于有症状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48h内心肌缺血检出情况见表1。SMI中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发生于轻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时954阵次(80.98%),发生于休息和睡眠状态时224阵次(19.02%)。随年龄增长,心肌缺血发生的比例也增高,以SMI更为明显,48h中41~51岁平均发生ST下移为(6.53±2.28)阵次,而大于61岁平均发生ST段下移为(18.22±8.12)阵次,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心肌缺血昼夜变化情况
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1178阵次,ST段下移阵次白天883(74.96%),夜295(25.04)次;发作高峰位于6:00~12:00,597阵次,占50.68%;12:00~18:00共270阵次,占22.92%;18:00~24:00共168阵次,占14.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MIKE21概述.docx VIP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课件).pptx
- 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水族世界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016mb.pptx VIP
- 冷库灭火和应急疏散救援预案.docx VIP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0).MIKE21API接口应用.docx VIP
-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docx VIP
- 酒店前台交接班记录表完整优秀版.docx VIP
- 一种小干扰RNA及其应用专利CN118516357A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