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节石桥流域示范区土地现状分析与合理利用模式初步探讨
毕节石桥流域示范区土地现状分析与合理利用模式初步探讨
[摘 要]根据毕节石桥流域示范区2006年土地现状数据资料,从示范区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与布局以及土地利用效果两方面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示范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地利用 喀斯特 模式 示范区
一、研究区概况
毕节石桥流域示范区位于乌江流域上游段,位于清沟河上游,经落脚河于黄家寨汇入六冲河,归属长江水系。位于毕节市东南部的鸭池镇境内,距市区13公里,北以鸭池镇步头村为界,南与岔河镇草坪村接壤,西接朱昌镇哈朗村,东连犁树镇。具体包括:二铺村、甘堰塘村、哈啷村、梨树村、石桥村、营脚村、头步村、湾子村、鸭池村、石格村,总面积35.93km2。示范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区内年平均气温14.03。C,极端最高温度33.8。C,极端最低气温-3.4。C。≥10。C的积温4166。C,平均日照时数1377.7h,无霜期258天。年均降水量863mm,年最大降水量995.5mm,年最小降水量618.2mm。降水量主要分布在7~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2.4%。示范区属中山坡谷地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42.3m,最低海拔1400m,相对高差342.3m, 区内岩石以碳酸岩类的石灰岩及侏罗纪紫色砂页岩为主。受成土母质影响,一般分布黄壤土及紫砂土,在岩溶洼地和山间平地有水源的地方分布少量水稻土,坡耕地一般分布黄色石灰土属岩泥土、大土泥土,林地、灌草丛为黑灰色石灰土。自然植被主要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多为次生林,大部分分布在山坡上部。人工林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桃、李、梨、花椒、杜仲等。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与布局
1.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分析
根据2006年土地现状数据资料,示范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及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与结构如下:
一是农用地。农用地总面积为3749.4hm2,占全区面积的90.3%,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5个二级用地类型缓和21个三级类型。(1)耕地。耕地面积2119.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其中灌溉水田16.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旱地2102.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0.6%,是示范区耕地面积的主体。而该地区水浇地和菜地两种用地类型基本确实。其中梨树坪的耕地面积最多,营脚村和鸭池村的耕地面积最少。(2)林地。林地面积880.1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1.1%,其中有林地面积266.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灌木林地386.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未成林造林地225.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4%;而疏林地和苗圃的面积较少分别为0.07hm2、1.7hm2,只占土地总面积的0.002%和0.04%。(3)园地、牧草地。该区园地和牧草地基本没有,反映出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4)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总面积为568.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6%,主要为田坎其面积为533.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9%,其他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3.4hm2、10.4hm2、10.6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0.3%、0.2%、0.2%。主要分布在哈朗、石格、石桥三个村。二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等七类,总面积为253.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建制镇用地,面积有22.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5%,主要分布在头步桥、营脚、梨树坪等村。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96.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7%,主要分布在营脚、头步桥、二堡、鸭池、甘堰塘等村。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39.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主要分布在头步桥、营脚、二堡等村。特殊用地,面积为15.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主要分布在二堡、甘堰塘等村。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52.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二堡、头步桥、营脚等村。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8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主要分布在营脚村。
2.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分析
(1)示范区土地利用类型区位熵的计算与分析
①区位熵的计算
土地利用类型区位熵是指某一区域内某地区某土地利用类型占该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例与该地区总面积与该区域总土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Q=各地类百分比/总土地百分比=(a/A)/ (b/B)式中:Q为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熵;a为某地区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A为全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b为该地区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