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对现今治学启示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对现今治学启示
摘 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轨迹清晰,脉络彰明,对清代学术史研究多有创获,而于学界影响深远。虽然《清代学术概论》是对清代学术史的总结,但通篇也贯穿着梁启超为学做研究坚持学术本位的基本态度,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保持思想独立而三者结合有所创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这给我们当今治学提供了诸多启示,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与学习。
关键词: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治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75-02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帝国267年间学术的演进历程作了鸟瞰式的勾勒,轨迹清晰,脉络彰明,实在是清代学术史研究中一项伟大的创举。此书是作者应邀为友人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写的序言,然正如作者自言“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几与原书埒”[1],历时仅15天,便成书付梓。自1921年出版以来,大受欢迎,屡次再版而影响深远。虽然《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作者率性之为,无心插柳之果,且篇幅短小,形式上亦不合后世之学术规范,然通篇著述轮廓清晰,思想独立,一气呵成,足见作者胸中宏阔之气象与厚积薄发之功力。同时,他把清代学术史研究引向深入,为我们现今治学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与学习。
一、学术本位的治学态度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把有清一代学术大致分为前半期考证学和后半期的今文学。他极赞考证学派“为学问而治学问”的学术本位的治学态度,把其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归功于此。认为“凡真学者之态度,皆当为学问而治学问”,而“学问即目的”,并无“有用无用之可言”。即不图政治上的功利目的,不求思想上的新闻效应,“非如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2]。恰若,晚期所谓“新学家”者,其治学之笼统、粗率、浅薄,根源便是“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其求学、治学动机不纯,满怀政治或功力的热情而没有落实到真正的治学上来,“欲求其如盛清先辈具有‘为经学而治经学’之精神者,渺不可得,其不能有所成就,亦何足怪”,“质言之,有‘书呆子’,然后才有学问”[3]。现今治学,许多或出于评奖学金或评职称等现实因素而急功近利,难免学风浮躁,学问经不得时间验证,如此或许也能出一些成果,但难免改变为学之本质。治学首先要有基本的治学态度,还要有科学的研究精神――善疑、求真、创获。
首先,对待学问当以善疑为出发点。清代思想界影响之巨,梁启超之所以认为除顾炎武、戴震外独推阎若璩、胡渭,原因便在其善疑之精神,而渐开清初疑经之风气。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专辩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孔安国《尚书传》等伪书;胡渭《易图明辩》指出宋以来所谓的《河图》《洛书》传自邵雍而非羲、文、周、孔所有,与《易》无关。他们所做的这些贡献,实乃“思想之一大革命也”。梁启超在其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史料鉴别中亦言:“夫学问之道,必先有怀疑然后有新学问发生,有新问题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发明。”[4]故治学,当有善疑精神,而提出疑问,是为求真。
其次,善疑方可求真。梁启超认为,宋明学之根本缺点在“于学问为不忠实”,于思想界之障碍在于“遏抑创造”与“奖励虚伪”。与此相对应,梁启超高度赞扬清代学者求真的治学精神。如梁启超批评惠栋治学“凡古必真,凡汉皆好”,不问“真不真”,只问“汉不汉”的“胶固、盲从、偏狭、好排斥异己”,而以至于启蒙时代的怀疑的精神、批评的态度“几夭阙焉”。然而,对于戴震及其戴门后学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则大加赞扬,认为近世科学所赖以成立者,实惟此种精神。同时治学不仅仅要实事求是,还要在求真的基础上有所创获,方达到治学之目的[5]。
最后,善疑、求真而后才能创获。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本身在学术史上就是一种创获,正可谓其推崇的治学精神之很好体现。首先体现在其生、住、异、灭即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衰落期的学术史分期上。其次是对清代学术基本特征的归纳,即清代学术是以复古为特征,以绵密的考证形式出现而呈现出层层递进的上溯趋势,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立思潮。再次,是对清代学术史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自始至终把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相媲美。最后,在理论上又加以深化,不仅求真地对清代学术进行总结,而且还预测今后的学术发展趋势等等,创获甚多[6]。
综上,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带给我们治学态度与精神上的启示――以学术为本位,而贯穿善疑、求真、创获的研究精神于其中。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坚持学术本位的基本立场是每一个严谨的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同时治学还必须辅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第九部分中言“凡欲一种学术发达,其第一要件,在先有精良之研究方法”[7]。清代考证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NGT88J永磁合金工艺研究.docx VIP
- 最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思维训练(上册).pdf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3-The-road-to-success.pptx VIP
- 众兴菌业培训课件.pptx VIP
- 房地产市场年报-2020年天津市房地产市场年报.pdf VIP
- 1. 香港公司註冊證明書.pdf VIP
- 【港交所-2025研报】卓能(集团)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报告.pdf VIP
- 2025四川内江市隆昌市兴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标一体内部审核检查表.pdf VIP
- 2019年天津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0年展望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