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影响.docVIP

氮磷钾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磷钾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影响

氮磷钾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影响   摘要:旨在探索N、P、K肥料对紫色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其高产潜力发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紫色小麦品种贵紫1号、贵紫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N、P、K肥料处理方式进行田间试验,采用Richards方程分析其灌浆动态和灌浆参数。结果表明,贵紫1号和贵紫4号的单位面积穗数、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08万~322万个/hm2和133万~205万个/hm2,1.88~3.37 g和2.85~3.00 g,1.38~2.00 g和1.76~2.36 g,30.27~42.13 g和37.33~48.93 g,3 612.90~4 780.20 kg/hm2和3 346.10~4 407.45 kg/hm2。2个品种的氮磷钾处理(NPK)分别比对照(CK)增产32.31%和 27.91%。拟合Richards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配合度高,2个品种均属源限制类型;与NPK处理相比,缺氮区(PK)的起始生长势、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有所提高,灌浆活跃期延长,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前;缺磷区(NK)的起始生长势提高、灌浆活跃期延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提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缺钾(NP)时,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提前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此外,在缺氮和缺磷情况下,紫色小麦灌浆启动早,中、后期灌浆持续时间长;缺钾时,灌浆启动慢、持续时间长,中、后期持续时间短。   关键词:肥料;产量;灌浆特征;紫色小麦   中图分类号: S512.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123-0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营养、保健等生活需求的多元化,优质彩色小麦品种的选育堪称是我国特色小麦种质创新的重要尝试,紫色小麦即为其中之一。紫色小麦因富含天然紫色素、花青素等天然色素,其籽粒呈现紫色。已有研究表明,紫色小麦中除了富含天然色素外,其蛋白质、多酚氧化酶及钙、铁、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粒色的小麦,因此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1-2]。籽粒灌浆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生理阶段,在此时期小麦的籽粒得以充实并形成最终产量,而籽粒生长分析也是研究作物产量形成的重要内容。关于籽粒灌浆过程及灌浆特性研究在小麦[3]、水稻[4-5]和玉米[6-7]的作物中的报道已经相当丰富。朱庆森等认为采用Richards方程拟合水稻的灌浆过程比Logistic方程更具优越性[8]。迄今为止,关于紫色小麦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粒色性状遗传[9-11]和基因定位[12-13]、紫色素成分剖析[14]等方面,关于紫色小麦的籽粒生长研究却鲜见报道。“贵紫”系列小麦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麦作研究中心自主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紫色小麦新品系,目前已有贵紫1号、贵紫4号2个品系通过品种审定。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贵州喀斯特山区复杂的生态条件,目前紫色小麦的产量水平较低,如何提高紫色小麦的产量是目前“贵紫”小麦推广种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近年来贵州省选育的紫色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紫色小麦的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形成,以期为发挥紫色小麦的高产潜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2个紫色小麦品种贵紫1号、贵紫4号,由贵州大学农学院提供。   1.2 试验设计   栽培试验于2014―2015年在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选取地势平坦的地块,土壤类型为壤土,有机质含量59.5 g/kg,速效氮含量131.0 mg/kg,速效磷含量18.0 mg/kg,速效钾含量83.0 mg/kg。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小区面积12 m2,长宽为4 m×3 m,每小区设置6行区;开沟撒播,用种量150 kg/hm2。每个供试品种分别设置5种不同的N、P、K肥料处理(表1),即不施肥(CK)、缺氮处理(PK)、缺磷处理(NK)、缺钾处理(NP)和氮磷钾处理(NPK),每处理小区重复3次。N、P、K肥料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籽粒灌浆分析 于开花期,选择开花时间、大小基本一致的穗子100个挂牌标记,分别在花后5、10、15、20、25、30、35、40 d,取标记穗10个,150 ℃杀青、60 ℃烘干至恒质量,脱粒后测定其百粒质量。应用Richards方程按照朱庆森等[8]和顾世梁等[15]的方法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并计算导出相应的灌浆特征参数,对籽粒灌浆进行生长分析。   1.3.2 考种计产 在成熟期调查单位面积穗数、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每小区单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