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念整合视角下李商隐诗歌隐喻现象探究
概念整合视角下李商隐诗歌隐喻现象探究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运用了很多隐喻手法。李商隐诗歌隐喻可总结为实体隐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三大类概念隐喻。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模型挖掘李商隐的心智空间及诗歌文本的深层意义,并通过结合李商隐的性格特征、人生经历以及社会语境等方面,探寻李商隐诗歌隐喻构建的动因。
关键词:概念整合 李商隐诗歌 概念隐喻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诸多成就的诗人。在诗史中,他的政治诗、爱情诗有着突出的特色,在七律方面也为诗体完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综合了前人丰富的艺术成果,融汇铸合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成就和影响达到了晚唐诗坛的高峰。当前,关于李商隐诗歌的研究已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学锴、余恕诚(2004)为李诗作了不少笺注与集解;吴振华(2009)、冉雪芹(2012)等文则结合了具体诗作论述了李诗的艺术特征。但从语言认知隐喻角度切入李诗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将通过概念整合的理论视角对李诗作出较为新颖而又系统的阐释。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概念隐喻
在传统的隐喻观中,中、西方学界都将隐喻认作一种修辞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能够给文章带来美学效果。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由具体到抽象的单向性跨域映射。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概念隐喻被分为三种类型:实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
(一)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借助对实体或物质的经验去理解抽象的感觉、观念和事件,以便对这些概念进行指称、分类、量化和讨论。在李商隐诗歌中,实体隐喻频繁出现,较有代表性的例句如:
(1)西亭翠被馀香薄,一夜将愁向败荷。(《夜冷》)
(2)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滞雨》)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4)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燕台诗四首》)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例(1)中的“败荷”表现了社会的衰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失落之情;例(2)中的“残灯”写出了诗人遭受排挤之际内心的愤懑、迷惘和忧愁;例(3)中的“夕阳”是关于“政治及其人生失意感”的实体隐喻。这三者皆为衰落残败之物,带有浓郁的感伤情调,虽可能是作者无意之笔,却透露出一种迟暮之感,隐喻了世运的衰微,带有明显的晚唐气象。例(4)中的“?烛”和例(5)中的“西窗烛”是关于“爱情”的实体隐喻,诗人借蜡烛来隐喻至死不渝的爱情,给人以缠绵凄切之感。
(二)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将具体的方位概念投射到情绪、数量、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人类身体方位和文化经验的基础上的投射。其中,空间方位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如:前后、上下、深浅等,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关“上”“下”的方位隐喻同样存在。例如:
(6)泉自上方来。(《访隐》)
(7)速拟上青云。(《商於新开路》)
(8)重帷深下莫愁堂。(《无题》其二)
(9)沙渠水下迟。(《归来》)
李商隐诗歌中的“上”往往喻指较高地位或较理想的状态,有时也指时间早,如例(6)、例(7)中的“上”;“下”通常喻指较低社会地位或不理想的状态,也可指数量少,如例(8)、例(9)中的“下”。
(三)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的结构去理解另一种结构不清晰、界定不分明的概念,进而使这两种概念相互叠加。在李商隐的诗歌中,结构隐喻大量存在,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君子美人是秀木
(10)危亭题竹粉,曲沼嗅荷花。(《闲游》)
(11)芙蓉作裙衩。(《无题》二首其一)
(12)今日涧底松。(《房中曲》)
2.贤臣明君是祥禽。
(13)岂有蛟龙愁失水。(《重有感》)
(14)万里相逢欢复齐,凤巢西隔九重门。(《增刘思户坟》)
(15)彩丝谁惜长蛟。(《楚宫》)
例(10)中的“荷花”、例(11)中的“芙蓉”均指向诗人所喜爱的美人;例(12)中的“松”则指向诗人所赞美的君子。例(13)中的“蛟龙”、例(15)中的“长蛟”均指向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例(14)中的“凤”指向品德高洁的贤人君子。
二、李商隐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解读
(一)概念整合理论与李商隐诗歌
概念整合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新发展,是美国学者弗科尼亚(2002)②继莱考夫、约翰逊概念隐喻之后新提出的意义构建、信息整合理论分析框架。“概念整合”就是人类把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认知活动③。这一理论提出了语言概念生成和理解的心智复合空间模式,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AS 127.1-2009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docx
-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题其三:百分率问题(解析版).docx VIP
- 湖南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docx VIP
- RCS-9700系列C型测控装置技术和使用说明书.pdf VIP
- Unit+2+More+than+fun+Starting+out+&understanding+ideas+课件+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pptx
- (安全生产标准化资料7.2-1-4)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doc VIP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pdf VIP
- 一种磁悬浮式旋转餐桌.pdf VIP
- 2022公路上边坡崩塌坡灾害风险评估指南.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