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包含自然气象语素惯用语文化意蕴
浅论包含自然气象语素惯用语文化意蕴
[摘要]惯用语来源于民间口语,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口语性很强,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时代色彩。本文以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进行分析,以探讨惯用语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惯用语;自然气象;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90-02
一、惯用语的界定
作为熟语的一种,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相比,惯用语是一个后起的名词。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像“戴高帽”、“吃定心丸”、“赶鸭子上架”、“井水不犯河水”、“哪壶不开提哪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既区别于谚语,歇后语的语言单位,才出现了惯用语这个名称。惯用语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数惯用语结构短小,形象生动,使用灵活,表现力强。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文化的特点或多或少会在语言中留下印记,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考察一个民族的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政。”因为天气变化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古代社会人们根据寒暑阴晴的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安排作息时间。那么,自然气象类词汇包括风雨雷电霜雪露等,在传统文化中,它们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本文以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进行分析,以探讨惯用语中的文化意蕴。
二、与自然气象有关的惯用语的文化含义
本文以《中国惯用语大辞典》的内容为语料,该书收录的惯用语的总数为11000个,其中包含自然气象类语素的惯用语大约900多个,惯用语中涉及气象词语最多的是风。《现代汉语大词典》对“风”的解释是:“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的现象”。我们考察“风”的惯用语,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风”用来表示形势和情势。如:“占上风”比喻占据主要的位置或有利的形势。“在风头上”讲的是处在与个人有利害关系的情势下。“避风头”用以形容躲开对自己不利的势头。还有,“顺风使箭令”比喻顺应形势的发展与变迁进行指挥或发出命令。“顺风下臭雾”形象地描绘了利用某种形势或机会来说坏话做坏事。“凑顺风”指趁着有利时机行动。据《现代汉语词典》,“顺风”的义项有:①车、船等行进的方向跟风吹的方向相同,也常作为祝人旅途顺利、平安的吉祥话。②跟车、船等行进方向相同的风。但是,在涉及“顺风”的惯用语中,“顺风”比喻顺着形势做事。
第二,“风”用来表示意见和劝告。如:不听别人的意见有“春风不入驴耳”、“春风之过马耳”、“当耳旁风”、“秋风灌驴耳”等,多带有贬义色彩;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意见的是“吹枕边风”;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是“松口风”;对别人有什么意见或看法就当面指出的是“是风是于当面来”。
第三,“风”用来表示消息和信息。如:“吹出风来”指透露出一些信息或散布某种谣言。“风里言,风里语”指的是私下里传闲话或散布流言蜚语。“口风紧”表达说话谨慎,不透露相关的信息。其中,涉及“风声”的惯用语较多,人们常用他象征或比喻传播出来的消息,如:“知风声”、“放风声”、“探风声”等。
惯用语源于口语,来自民间,被赋予了浓厚的色彩意义。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非常注意季节的变化,他们观察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春天的风温暖,让人感到舒适;夏天的风凉爽,让人感到畅快;秋天的风萧瑟,使人感到愁苦;冬天的风凛冽,使人感到寒冷。在古诗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可以带来盎然的春意;“秋天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可以营造萧瑟的秋景。而在惯用语中,“春风”、“秋风”都代表意见,如:“春风不入驴耳”、“秋风灌驴耳”。另外,古人还把四季与四方相配,《礼记?乡饮?酒义》谓:“东方者春,南方者夏,西方者秋,北方者冬。”。因此,不同季节的风可以代表不同方向的风,即东风与春相应,西风与秋相应。涉及东风的惯用语有:“东风吹马耳”、“东风压倒西风”、“借东风”等,均带有褒义色彩,而涉及西风的惯用语有“喝西北风”等,为贬义。
雨同样是自然界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说文》谓:“雨水从云下也”,《释名?释天》谓:“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雨被描述为天空中纷纷下落的羽毛,这一方面源于水乃万物之源,原始人类择水而居,而水是靠天降雨而得,所以雨是生命之源,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原始人类对雨的既神圣又神秘的情感。雨逐渐成为滋养万物,化生万物的象征符号。在惯用语中,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比喻盼望已久的事物终于得以实现。再如:“久旱逢甘霖”,“甘霖”解释为“好雨”迫切期望得到盼望已久的帮助。“甘”字生动地描绘了雨的形象,正如《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另外,一提到它,我们就会从心底感受到漫天降雨的清凉的舒适感语荡涤心灵的愉悦感。雨意味着拯救与希望的同时,也代表了绝望与幻灭。《尔雅?释天》曰:“久雨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4课 认识编码 课件 黔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
- 漫漫自考路,悠悠自学情.doc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3月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无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浙江专用)压轴题06 相似相关压轴题(教师版).docx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PSP版波斯王子启示游戏攻略.doc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综合(面积问题)(含解析).docx VIP
- 2009~2012社保缴费基数(全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练:二次函数与圆综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