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重要作用.docVIP

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重要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重要作用

浅谈在普通高校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重要作用   【摘要】 作为人类文化传习地的普通高校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的课程,使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这将为音乐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其到极大作用。   【关键词】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Shallowly discussed increases the 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curriculum the vital role   DUAN Ru   【Abstract】 transmitted the place as the human culture the ordinary universities in to implement in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play the inestimable role. Should increase the 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ordinary universitiess artistic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enable the non- music specialized university student the 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to have understandings many,more widespread to our country,this and will disseminate it for the music matter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to the limit greatly to affect.   【key wors】 ordinary universities;Artistic education;Non- material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041(2008)02-0051-02      我国普通高校正处在大改革、大发展的形势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1]。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使人素质得以全面提高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关切的大事。在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增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课程,将使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增强爱国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在艺术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阐明的概念,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联合国这一举措意在避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也呈现一体化,保护文化多元化。由此,我国政府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努力,我国于2000年、2002年、2004年申报了昆曲、古琴、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与蒙古国联合申请)等并获批准。05年12月,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定了保护非物质遗产 的基本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作为音乐工作者,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的传承传播传统音乐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当前的生存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多的外来音乐(包括港台音乐)充斥着文化市场,这使得传统音乐文化逐渐陷入低迷状态。当前传统音乐文化以两种方式生存:①在专业民族乐团;②在民间,由业余艺人传承。在专业的民族乐团演出的保留曲目中,常有一些传统的经典曲目,但为了适应市场,这些经典曲目的演奏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或是传统乐曲交响化,演奏技法不变,和声、配器等均采用西方的音乐体予以编配,或是颠覆传统的演奏姿势(如女子十二乐坊)。在民间演奏的传统音乐更多的保留了传统乐曲的原有样式,但民间艺人迫于生存压力逐渐放弃表演而转向其他行当。可见,当前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任务是十分严峻。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就更不容忽视。我们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