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肠癌早筛早诊与早治方法.docVIP

浅谈大肠癌早筛早诊与早治方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大肠癌早筛早诊与早治方法

浅谈大肠癌早筛早诊与早治方法   摘要: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大肠癌早期筛查的对象、诊断的方法和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肠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1]。以英国著名病理学家Morson和日本学者Muto为代表提出了“腺瘤-癌”顺序的理论中[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1 cm的腺瘤性息肉平均10年后会转变为浸润性大肠癌[3]。进行大肠癌早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并进行相应治疗,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1筛查对象   大肠癌筛查的人群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人群的选择的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病变检出的效率,根据与大肠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将大肠癌的筛查对象分为一般危险人群和高风险人群[4-5]。   1.1一般危险人群 50岁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粪便隐血(连续3 d),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1.2高风险人群   1.2.1无大肠癌症状的高风险人群 ①既往有过大肠癌病史或大肠腺瘤史;②一级亲属患有大肠癌或家族性息肉者;③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病不愈10年以上;④胆道疾患及胆囊切除10年;⑤慢性阑尾炎病史;⑥下腹部放疗史10年。   1.2.2有大肠癌症状的高风险人群 ①腹痛(不明原因的腹痛,特别是不明原因的下腹疼痛);②便血(指肉眼可辨认的血);③腹泻;④肛门下坠感;⑤便秘;⑥贫血(男性血红蛋白5 Kg);⑧腹部肿块。   2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大肠癌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肛门指检。   2.1实验室检查   2.1.1粪便隐血试验 包括传统的粪便试验(愈创木脂试验)和改进的免疫法潜血试验。该检查易受饮食及其他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扰,假阳性率高,但因价格低廉,无创,故是普通人群筛查的最常见的方案。   2.1.2粪便DNA检测 粪便DNA检测是收集1 g左右的受筛者粪便标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粪便中微量来自于肠壁脱落细胞的DNA,假如肠壁脱落细胞中存在肿瘤细胞,则结直肠肿瘤细胞的特异的基因突变或表观遗传的改变可被灵敏的PCR方法所扩增而检测到。目前因该法收集粪便较为麻烦,检测费用高,在扩大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2.1.3粪便转铁蛋白检测 消化道出血(包括隐血)时,血清中的铁蛋白会漏入胃肠道,并随粪便排除体外。健康人的粪便中几乎不存在转铁蛋白,而在胃肠道出血的粪便中大量存在,有文献报道肠道肿瘤患者的粪便中转铁蛋白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2.1.4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检 肿瘤标志物是最常见的用来诊断癌症的方法之一。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只见于胚胎中,很少存在正常人的体内,肿瘤患者体内的含量一般会超过正常人体内的含量。常用的肿标有:CEA、CA19-9、CA72-4等。   2.2影像学检查   2.2.1钡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钡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第一个能够检查整个肠道的影像学检查,简便易行、痛苦少,对儿童,老人和不能耐受肠镜检查的患者有一定的优势,但它既不能行诊疗操作,敏感度也较结肠镜差,不能评估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及外侵范围,且钡灌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前需要肠道准备,有肠梗阻者忌做此检查。   2.2.2 CT仿真内镜 CT仿真内镜是一种通过螺旋CT对充气、解痉的大肠进行腹盆腔扫描,再经过相关软件处理,重建患者肠道内部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但该检查无法直接取材病检、缺乏真实的色彩对隆起浅表病变无法识别、有辐射、价格昂贵,未能在临床推广应用。   2.3内镜检查   2.3.1乙状结肠镜 乙状结肠镜可以通过可视的内窥镜检查距肛门40~60 cm的肠道,受检者在检查前需进行简单的清洁灌肠,但不能发现近端结肠的病变,现已基本被全结肠镜替代。   2.3.2全结肠镜 全结肠镜检查与其它检查方法相比,是发现大肠器质性病变最敏感的方法,它可以对整个结肠进行完整观察、视野清晰,可多个人同时观察、会诊,能够直接观察结肠粘膜的细微的变化,对可疑病变活检取样以及切除发现的息肉或部分早期癌症,进行病理诊断。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功能的内镜:①放大内镜:黏膜影像可放大100倍,能清楚地观察腺管开口的形态和排列,其中一种称为细胞内镜,可将表面黏膜上皮放大1125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