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陶渊明人格
浅论陶渊明人格
摘 要: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是中国士人精神上的寄托与灵魂上的归宿,根本原因就在于陶渊明本身所具有的平淡而深厚的人格魅力。本文将从思想内蕴、诗歌意象、后人追慕三个角度去分析陶渊明的人格。
关键词:陶渊明 人格 思想内蕴 意象 影响
叶嘉莹曾经说过:“诗要传达出一种感发的力量,而这种感发力量的大小一定与作者那感发生命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人格精神决定其作品的风格,因而对作家人格的探讨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陶渊明作为卓冠一代的大诗人,其人格中兼有儒家的济世、道家的自然、隐者的避世、文人的傲然等多重性。朱光潜评价陶渊明:“大诗人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就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一、陶渊明人格的思想内蕴
1.儒家内蕴
传统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积极入世,佐君治民,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士人普遍拥有一种兼济天下的仁者情怀。陶渊明作为士阶层的一员,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无论是人生道路还是生活态度,都处处体现了儒家的传统精神。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士大夫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也被时人称为“仁者”。在家庭的影响下,陶渊明少年时便有了济世之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一),儒家经典著作对陶渊明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其八),诗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渴望效命沙场,建功立业。29岁时陶渊明开始踏上仕途。但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乱世东晋,当时政治污浊、官场黑暗,这些都引发了诗人强烈的反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令诗人十分苦恼:“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杂诗》),最终陶渊明带着未竟之志,离开了污浊的官场,选择了归隐之路。他的出仕与归隐,正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格思想的完美体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先师孔子的遗训成为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精神支柱。“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虽然守贫与求富常常在内心发生激烈的冲突,但诗人安贫乐道的儒家道德节操始终没有更改。他是一个道德高尚、襟怀纯正、修养深厚的“得道者”,他的人格魅力也正在于此。
2.玄学内蕴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昏暗的一个阶段,也是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秩序混乱,传统的忠孝价值观念产生了动摇。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晋玄学以老庄学说为基础,逐渐占据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玄学家们认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为了得到“道”的真谛,人们必须从人为巧制中摆脱出来,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平淡、虚无、自然、真朴之美。
陶渊明并非玄学名士,但他亲近自然,用自己的田园生活实现了物我一体的玄学人格。陶渊明玄学人格的核心是自然,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束缚。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其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他能够欣然与山间霜露、村落炊烟、扶疏林木甚至微风好雨、狗吠鸡鸣相交通,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歌吟中领悟至妙的玄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亲近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物我两忘,“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赠答诗》)的超然物外,陶渊明用独具魅力的田园诗歌,承载了其认真自得的诗化人格。
陶渊明是一位作家、一位诗人,他的思想是通过诗文辞赋等文学作品来表现的,令读者领悟到的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平淡而深厚的人格精神。
二、陶渊明人格的意象呈现
陶渊明的诗歌中用了很多意象,如酒、鸟、松、菊等,诗人用这些意象来构建自己的诗化人格。
1.飞鸟意象
陶渊明常以“飞鸟”意象来表现其不同时期的心态。“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读山海经》)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志愿;“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只离群独飞之鸟正是孤独诗人的写照;“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众鸟归林,诗人也找到了精神的归宿――田园。鸟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政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真朴含义的领悟。
2.酒意象
酒是陶渊明的终身伴侣,他的作品中几乎篇篇有酒。他在《饮酒》组诗序言中写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