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对百年老校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
浅谈对百年老校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它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也是学校的最高价值追求。
一、了解学校历史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学校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文化风格不一,存在很大差异。但有共同的特点: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物质和精神追求的结合体,是走进校园后能真实感受到、而语言却无法准确表达的学校品位和价值,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更是如此。下面根据本人多年来对北岭小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北岭小学前身为北岭义学,可以说是珠海最早的义务教育雏形,由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徐润先生和北岭乡亲于1873年捐建。学校历经沧桑,多次搬迁。1953年学校由国家接管,命名为北岭小学。1985年由北岭村委重建新校。2005年因珠海市城中旧村改造,学校再次重建于现址。现有25个教学班,在校师生1150人,拥有“香洲区书香校园”“珠海市德育示范校”“广东省红旗大队”等称号。
北岭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英才辈出。史书记载有明清时期的徐茂、徐文、徐超汉等十几位先人的诗作。有被称为“中国世博会第一人”的 徐荣村;近代工商业杰出代表、先驱者、实业家徐润;清末天津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徐振鹏海军中将;被称为“同盟会徐氏三姐妹”的徐宗汉、徐慕兰和徐佩瑶;还有革命烈士吴清华、徐钰亭等人。
改革开放后的北岭村因毗邻澳门,率先实施农村股份制,成为珠海第一村。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曾亲临北岭小学视察。九十年代初,杨尚昆、李铁映、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视察北岭村。
二、制定文化建设目标
“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因此,学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师生认同、家长认可、社区赞许的文化建设目标。全面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努力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巧妙地将教育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北岭小学有很多优良传统。最值得骄傲的,是学校言传身教、薪火相传、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早已开花结果。甚至出现了师生“四代同堂”的现象。这一独特的育人文化令人肃然起敬。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确立了“继承北岭义学优良传统,弘扬百年老校育人新风”的文化建设目标;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按计划分布实施,充分挖掘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逐步打造“百年历史名校”特色品牌。
三、环境文化为重点
校园环境建设是最直观的以美育人文化。因此,校长需要把学校当做园林来用心打造。不仅要充分考虑实用和美观,使校园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又要错落有致、处处有景、步步清新,让人一进来就心旷神怡、眷恋不舍。
首先我校进行了全方位的环境建设:一是采用不同的颜色粉刷学校的围墙、办公楼、教学楼的栏杆和门窗,从视觉感官上美化了校园色彩;校园内安装了一批大理石桌凳、实木凳子、大型彩色电视屏、太阳能路灯和风力发电风车;完善了校园网络,建立了“智慧校园”等,使百年老校焕发出现代气息。二是种植了一批桂花树、罗汉松、白玉兰、杜鹃花等,生物园更名为“润泽园”。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为百年北岭的真实写照。三是在校园中央塑立了一尊徐润先生的灰色大理石雕像,并刻有“徐润生平简介”和“百年北岭简略”碑文;并用灰色大理石建设了包括“徐润、徐荣村、徐宗汉、徐振鹏、蔡绍基”等人的大型“北岭历史名人”浮雕,成为百年老校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标志。四是将中国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题写的“北岭小学”校名,用黑色大理石装裱在校门口;同时在校门两边的柱子上,分别增加了大理石雕刻的校徽图案和徐润画像等文化标识;校门橱窗增加了古色古香的“百年北岭简介”宣传栏;校门内侧树立一尊刻有百年北岭校训“温故而知新”的文化石;将教师办公楼和教学楼重新命名,增镶“徐润办公楼”“蔡绍基教学楼”“徐振鹏教学楼”大理石牌匾。五是在校园内制作了由“太空中的地球”“北岭小学卫星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组成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巨幅画卷;同时在架空层天花板上,绘制出浩瀚星空和中国航天器的大气磅礴的科普绘画。积极营造以美育人的环境,激励北岭学子要像先辈一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四、制度文化为保障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并以学校章程为指导,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我校制定了《北岭小学章程》。确立了“以生为本,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温故而知新”的校训;“爱国、爱家、爱校”的校风;“乐教、会教、教好”的教风;“乐学、会学、?W好”的学风;《百年北岭》为校歌;“古树发新枝”图案为校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