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在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应具备观念
浅谈在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师应具备观念
摘要:本文针对长期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提出论题。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以各界人士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忧叹为引子,运用摆事实、讲道理及对比论证的方式,具体分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一语文教学痼疾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得出了 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要使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增强,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必须用:“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去取缔“以讲析为主、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行为的结论。
关键词:学生为本训练为主培养能力为目的
曾几何时,有人称语文教学是“误尽苍生”、“是摧残人的教学”,更有甚者,说:“如此下去,语文的末日到了”……凡此种种,类似的言论不一而足。――我们的语文教学果真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的确已成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已引起了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担忧。早在1978年,当代著名的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当前语文教学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尖锐的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文章发表后,曾被语文教学界誉为“一声惊雷”。然而,在30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鞭驱使下,某些地区的部分教师仍是只注重死板知识的灌输、注重机械的模仿,始终未能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纳入教学轨道,而我们的莘莘学子只能在同一规定的时空内,用同一规定的方式,接受同一种规定的结论,不是在主动、从容、创造性的学习,而是被动地急功近利的沦为知识的奴隶。到头来“读,读不来;写,写不出。”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改变现状,使我们的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增强,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呢?我想:在素质教育下,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种思想。下面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造就建设型的人才,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等都主张“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我国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也一贯主张教师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勿容置疑,我们应视学生为亟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学习应该是“学问”,而不是“学答”,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在于学生,教学成果的好坏应看学生获得多少。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应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全过程。
二、“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思想
修订后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由此看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为了自我欣赏,而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起将来更为需要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自学创新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学思想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这种教育观念一直是重知识轻想象,重承传轻创新,重求同轻多样……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教育多是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对前人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很少看到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那么,“知识”与“想象力”哪个更重要?哪个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记得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早已明确告诉人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在陈旧的教育绳索的捆束下,在教师不断否定、灌输下,孩子们那轻灵善飞的想象翅膀已失去翱翔的自由,并渐渐地萎缩、退化、真正丧失功能。正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所以现在已难以看到像李白、郭沫若这样的“精骜八极,心游万仞的浪漫大师、想象大师;像古代“四大发明”、“浑天仪”、“地动仪”……那样充满灵气与想象,震惊世界的科技首创更加少见;“诺贝尔奖”这标志一个国家、民族文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大奖,更是与我们无缘……
与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形成鲜明的对照的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保护、开发学生的想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东南大学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_2016vlsi1-课程介绍for mooc.pdf VIP
- 医美网络咨询与沟通(医美咨询师课件).pptx
- 2025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打印】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汇表.pdf VIP
- 液化气体钢瓶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集合下的新定义(四大题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工作制度.docx VIP
-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pdf VIP
- 广州市公务车维修项目工时费明细表.pdf VIP
- 内蒙古自治区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