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强制推广小区中水系统的利弊
摘要:北京市一位水务业内人士将北京市内的小区中水系统比作“烂摊子”实在太逼真了。从1987年开始执行的“北京市中水设施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住宅小区集中建筑区等应按规划配套建设中水设施”。至今26年了,也就是说当年出生抱在妈妈手上的女孩今天自己当妈妈了。我们国家只用了三十年,从贫穷落后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的经济大国,世界上花这么长时间推广一项先进技术的实属罕见!更糟糕的是,现在还处于1元/吨的中水初级阶段推广价,(中水成本价2.4元/吨)那么,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节水型社会”岂不是遥遥无期吗?我们为什么不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走自主创新的路呢?
关键词
(一)强制推广
(二)中水系统
(三)烂摊子
(四)单干
(五)百花齐放
中图分类号:TU99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居民小区中水系统在我国严重缺水的五大城市中试点推广20多年了,仍然没有起色,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总是长不大,一旦断了母乳的喂养就会夭折,但是母乳的喂养是有时限的,总不能喂到20多岁吧。为什么小区中水系统在推广使用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呢,有些地区甚至出台了强制性推广的政策,但收效欠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区中水系统关系着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可等闲视之。
中水回用在城市公共场所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但在居民小区就别有一番天地。为了配合政府推广使用中水回用,多亏了北京市的多家媒体,上下求索,他们深入小区采访中水用户和中水生产的物管人员,调查了解到,实际使用中水的用户不到20%。致使北京市大量社区中水设施瘫痪,冲厕照常用自来水,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而这些钱都是政府为扶持推广小区中水设施投入的,从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小区中水系统――劳民伤财的工程。
小区中水生产的物管人员与中水用户互相扯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物业管理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水成本包括每天的电、药剂,还有定期投放的活性炭,石英砂,同时因原水不足,补充的自来水成本价2.4元/吨。”这与北京市排水集团总经理杨尚平2009年底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互相吻合,他说:“1元/吨的定价和成本严重背离,按照现行标准,市政再生水的成本达2.5元/吨左右,其中差价靠政府补贴。”但管理社区的物业企业又享受不到政府补贴的待遇,他们要吃饭,要养家活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又会长期赔本下去呢?有些说不过去。北京市居民小区――“当代城市家园”物业工程部负责人透露:“平均每天制中水50吨,一年得亏二、三万元。”
中水用户对使用的中水质量产生质疑。中水供应断断续续,不时发黑发臭,连客人来家只好给他用脸盆接自来水冲厕,今年2月初,当代家园小区二期业主张先生将“马桶放黑水”的照片发到“业主论坛”上。北京的宋女士乐意使用中水,但是用中水冲厕,马桶发黄,而且还有一股异味,浇花花死,在用还是不用中水冲厕,宋女士很是纠结。小区中水系统――你给我国的和谐社会制造了多少矛盾!
水源不足是小区中水系统致命的缺陷,收集的中水源与中水需求相比是入不敷出。一位长期从事中水管理的工程师刘中青(化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1400户中等规模的小区只能满足600户人家使用。北京市当代城市家园小区物业部负责人透露:“夏天用水高峰每天向中水调节池补充七八百吨自来水。”
习主席上任伊始,在一次会上承诺:“干实事,讲实效”我们应该尊循习主席的教导,小区中水管理人员用自来水代替中水,这分明是造假,只是这个假与不法商人造假不同的是真假倒置,如果是用自来水降级代替中水使用,何必要绕一个大弯子,不如中水用户直接用自来水冲厕来得简便省心――这是十足的瞒天过海!
小区中水系统的水源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推广此项技术可行性报告中的重大失误。小区中水系统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原水不够――掺自来水――物业亏本――消极应付―质量失信――用户不满,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政府补贴对推广小区中水回用有着直接的逐进作用,但这项措施的弊病也是很明显的,是有时限的,只能在推广的初级阶段采用,政府不可能一直补贴,促进作用也不会一直存在。为此,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袁志彬博士在接受“中国水网”慧聪编辑的采访时说:“建造小区中水系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单靠政府很难把这件事办好,靠民间集资,引进外资,政府可提供一定的环保项目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袁博士的讲话,打消了一部分向政府伸手要补贴人的欲望。
中水系统是国外一项成功的节水技术,为什么在本国难以推广呢?我想,因为文化不同,中国封建社会时间过长,人与人之间排外的思想严重,自汗不臭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