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姜斋诗话中情景关系
浅谈姜斋诗话中情景关系
摘要:诗歌中的情、景历来成为诗人写诗的主干,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论证了情景二者的内在联系,并且说明了象外还有意的妙境。深刻揭示了情、景在诗歌中的独特价值,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情景论的最终完成。
关键词:《姜斋诗话》情景境界意象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著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诗学论著。这部诗话主要分为三部分,卷一《诗译》和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主要叙及的是诗论的内容,而卷三《南窗漫记》则是王夫之对历年亲友能感动自己的诗作的回忆记录。本文主要以情、景关系在诗歌中的地位,情、景的内在联系以及象外有意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王夫之《姜斋诗话》中的情景关系。
一、情、景关系在诗歌中的地位
情景关系在诗歌中的重要位置,是由诗歌本身的美学特征决定的。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立的美学特征。古代抒情诗的特征不在于摩拟客观对象,而在于抒情、写意。中国诗歌多采用“以物观物”的表现方式,诗歌运用具体的自然意象摹写自然、摹写生活。王夫之看到了这一点,他首先强调了感情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於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①95在这里,王夫之指出感情在诗歌中起决定作用。诗歌如果不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一味地遣词造句,那么诗歌就失去了本身的韵味,从而也更加强调了“诗言志”的功能。同时,他还对诗歌创作中的情与景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说明,认为只要诗人带着感情去观察、构思、描写,写出来的诗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也只有在对外界的事物有深入的体会中,才能激发人的千思百感,才能领悟某种深奥的真谛。因而使作者的心情必须与所描写的事物合二为一,达到完全的契合,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若只知咬文嚼字,全然不动感情,写出来的诗便索然无味。这正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的“境界”说颇有相似之处,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乃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鲜明真切地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所以欲求作品之“有境界”,则作者自己必须先对其所写之对象有鲜明真切之感受。因而,有真情才会写出好诗,才能打动读者,进而与读者产生共鸣。
二、情、景的内在联系
诗歌中不但含有“情”而且有“景”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依然有不少人拘泥于现象本身,而看不到内在的联系。如明代胡应麟就说过:“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这种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看到内在的联系,因而写出来的诗自然不会生动感人,也就不可能打动读者。而王夫之则不然,他自己本身是诗人,写过大量的诗歌,而且还是一位哲学家,因而写诗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从最深处挖掘创作素材,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用最适合最完美的景来写特定的感情。他在诗话中说:
观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胡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诗译?一六》)①33
他把情与景的关系分析得很透彻。将景、情比作珀和芥。芥即芥草,珀是可以吸住小草的琥珀,在诗歌里情与景是相互依赖的。情、景虽然涉及主、客体两个范畴,但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景物可以使人生情,情也可以因景而发。并以杜甫《登岳阳楼》中的两句为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前一联写景,后一联写情,看似无关的两联却是前后照应,互为映衬。在滔滔流去的江水前,杜甫遥望战火硝烟中的山河,悲凉孤寂的心情尤为凄怆。而“唐末人不能及此,为玉合底盖之说,孟郊、温庭筠分为二垒。天与物其能为尔阄分乎?” ①34说明唐末人作诗强调做好对仗的说法:如得半联,必有天造地设、铢而悉称、严丝合缝的另一半存在着,诗人就是要千方百计搜求到手,至于本意、真情倒成了无关紧要的事了。王夫之的说法是很有见解的,看到唐诗也有瑕疵,并敢于在自己的诗话里提出来,并说得有理有据。
王夫之认为:“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表现出他对古典艺术认识的深度。古人善用对自然的描摹来写诗人的感情,这是非常重要的,翻开古人的诗集,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并留下了名诗佳句。如马致远《秋思?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中全是景物,但烘托出来的诗人感情却是无比凄凉落寞。再如李白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将思妇之情化成了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3《人间词话六则》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人工智能应用导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VIP
- 体育课堂中团队合作游戏对团队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导论PPT全套课件.pptx VIP
- 3.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医务科管理制度-标准版.doc VIP
- 初中英语阅读——篇章结构强化练习(附答案).pdf VIP
- 初中英语过去时强化练习(附答案).docx VIP
-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及专项练习(精品).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5 The weather and u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