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接触材料 辅助材料 油墨中4-甲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酮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编制说明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由国家认监委下达的2010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 辅助材料 油墨中4-甲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酮迁移量的测定》(立项编号为2010B158),由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由于油墨为生产食品接触材料制品的辅助原料,检测油墨中受限制物质的含量更为合适,同时为了与现已发布的食品接触材料行业标准一致,体现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方法,将标准题目修改为《食品接触材料 辅助材料 油墨中4-甲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酮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立项背景
日常生活中,色彩丰富的食品包装随处可见,其外观美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在食品包装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其表面涂刷大量的油墨,以获得色彩丰富的外观。传统使用的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大部分为溶剂型油墨)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即使在油墨固化干燥完成后,油墨中的有机挥发物仍然可以发生化学迁移或通过物理接触,间接污染食品包装内的食品,从而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在食品包装的印刷工艺中,环保高效的UV型油墨,由于其不含有机溶剂,具有瞬时干燥、低能耗、少污染、印刷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在UV型油墨的固化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紫外光引发剂,以引发整个固化化学反应过程。而目前,二苯甲酮类物质(如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等)是性价比较高的一大类紫外光引发剂,被广泛的使用。
但最近的研究发现,UV油墨固化完成后,其中残留的紫外光引发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同样也可以发生化学迁移或者通过物理接触,污染包装内的食品,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2009年4月,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了在早餐燕麦片中首次检测出紫外光引发剂4-甲基二苯甲酮。为此,欧盟EC No 10/2010法规和我国新颁布的GB9685-2008分别对食品包装中8种二苯甲酮类和5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光引发剂的特定迁移限量(SML)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因此,为了降低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类产品的出口风险,帮助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树立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急需制定食品接触材料 辅助材料 油墨中4-甲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酮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为日常的检验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油墨生产企业选择更加环保高效的紫外光引发剂。
标准主要内容和制定依据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辅助材料油墨中二苯甲酮和4-甲基二苯甲酮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辅助材料油墨中二苯甲酮和4-甲基二苯甲酮含量的测定。
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规则编写。
标准技术内容的论证
4.1色谱和质谱条件的选择
检测的目标化合物虽然比较单一,但考虑到UV油墨中其它组分产生干扰,采用HP-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i.d)×0.25 μm,对气相色谱升温程序进行了反复试验后,最终确定仪器分析条件如下:
色谱柱温度:初始温度为90 ℃,以10 ℃/min升至
进样口温度:250 ℃;
质谱接口温度:280 ℃;
载气:氦气,纯度≥99.99%, 流量为1.0 mL/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1.0 min后开阀;
进样量:1 μL;
电离方式:EI;
电离能量:70 eV;
测定方式:全扫描;
溶剂延迟时间为5 min。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采用自制的UV油墨阳性样品,分别用极性溶剂二氯甲烷、甲醇、乙腈;弱极性溶剂乙酸乙酯;非极性溶剂正己烷进行超声提取,结果发现,UV油墨可以很好的溶解于极性和弱极性溶剂中,导致目标物二苯甲酮和4-甲基二苯甲酮无法与UV油墨本底实现分离,如果直接将溶解后的液体进样分析,样品中的聚合物、阻聚剂等高分子材料会污染色谱柱和检测器,而UV油墨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溶解性较差,为实现目标物二苯甲酮和4-甲基二苯甲酮与UV油墨本底的分离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方法选择正己烷作为提起溶剂。
4.3 提取方式的选择
准确称取0.1g 自制的UV油墨阳性样品,采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分别进行超声和索氏提取,其中超声提取30min,索氏提取6h,结果如表1所示,两种提取方式的提取效率比较接近,考虑到索氏提取耗时长,超声提取短时间内也可达到同样的提取效率,本方法选择超声提取的方式。
表1 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效率
提取方式
理论含量(mg)
实测值(mg)
提取率(%)
二苯甲酮
4-甲基二苯甲酮
二苯甲酮
4-甲基二苯甲酮
二苯甲酮
4-甲基二苯甲酮
超声
5.10
4.01
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兰花的美味做法.doc
- 西樵大饼(征求意见稿).doc
- 西式低温肉制品加工关键点.doc
- 西式糕点HACCP计划.doc
- 食品生产许可申报企业端操作手册 x.doc
- 洗手液(国标报批稿).doc
- 系列蔬菜罐头行业标准起草说明.doc
- 食品超高压技术浅谈.doc
- 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doc
- 食品人看食品事-2013年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doc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方法 木质材料 软木塞中三氯苯甲醚和三溴苯甲醚的测定 征求意见稿.doc
-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职业打假人轻松赚钱时代或已结束.doc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1部分:宏量营养素(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1部分:开心果(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2部分:胡桃(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4部分:榛子(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6部分:巴旦木(征求意见稿).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6部分: 巴旦木(编制说明).doc
- 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第5部分: 杏仁(编制说明).doc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3部分:微量元素(征求意见稿).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首次曝光171页初中语文学霸手写笔记(可打印).docx VIP
- 排水球墨铸铁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模板中文软件版Project2010-详细教程.pptx VIP
- 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双友钢铁有限公司钢铁转型升级一体化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模板中文软件版project2010详细教程x.pdf VIP
-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SCRATCH教案全集.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汽车园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10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 卷烟工厂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编制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