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经济合同涉税风险控制税收规划及财税人员涉税风险规避技巧.pptx

房地产企业经济合同涉税风险控制税收规划及财税人员涉税风险规避技巧.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地产企业经济合同涉税风险控制税收规划及财税人员涉税风险规避技巧

朱克实讲师简介;思考题 (答对有奖品!);目录;引言:税收规划的意义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她的新浪微博上发明了“月饼避税法”;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三)重点税种检查;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国税总局紧急发文重拳整治过头税 ;要成为一个税务认可的财务工作者 ;第一讲 企业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刑罚风险;一、刑法对税收犯罪的规定及风险节点分析 ;一、刑法对税收犯罪的规定及风险节点分析;坚决不缴纳税款;三、应对纳税评估,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四道防火墙);三、应对纳税评估,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四道防火墙);4.最大风险承担能力的动态监控 A.征管法三年??五年的追溯时限的设定 B.对期值的计算 C.与所得者权益的比较 注意征管法五年追溯期的掌握 ;四、企业税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四、企业税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四、企业税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五、税收规划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升对税法的认知及企业税务管理水平;早起的是干财务的和收破烂的; 晚睡的是干财务的和按摩院的; 不能按时吃饭的是干财务的和要饭的; 担惊受怕的是干财务的和犯案的; 加班不补休的是干财务的和摆地摊的; 说话不能错的是干财务的和主持节目的; 出了事必须马上赶到的是干财务的和开救护车的; 加入了就很难退出的是干财务的和黑社会的。 ;;一、合同的条款与税法的冲突与协调;①承租方代出租方承担税收 含税租金=不含税租金/(1-征收率) ②企业代个人承担税收(国税函[2005]715号,2011年28号公告不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例:甲公司发放职工李某一次性奖励5万元(税后),由公司承担个人所得税,应如何处理?(转化为含税奖励) 第一步:50000/12 按商数确定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 第二步:转化为含税奖励 (50000-105)/(1-10%)=55439 第三步:55439/12 按商数确定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 第四步:重新计算含税奖励 (50000-555)/(1-20%)=61806.25 第五步:验证,61806.25×20%-555=11806.25,扣税后为50000元;③建设方代施工企业承担税收 甲房地产企业与建筑公司乙签订工程合同约定,工程价款(不含材料)800万元,工程结束后,确认乙向甲领用材料为2000万元,双方商定,该项税款由甲公司承担。 转化为含税工程款:2000*3.39%/(1-3.39%)=70.18万元 税票(计税依据2070.18):2070.18*3.39%=70.18抬头为施工单位,施工方开具相同金额工程款发票交建设方 工程总价为:2000+800+70.18;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会计);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所得税);3.税收的奥秘;;;;;二、租赁合同税务风险规避与税收规划;1)合同分立:房屋与设备分租节税;1)合同分立:房屋与设备分租节税;1)合同分立:房屋与设备分租节税;1)合同分立:房屋与设备分租节税;2)合同分立:房屋与物业分租节税;2)合同分立:房屋与物业分租节税;3)合同分立:先出租后装修;二、租赁合同税务风险规避与税收规划;45;二、租赁合同税务风险规避与税收规划;二、租赁合同税务风险规避与税收规划;48;二、租赁合同税务风险规避与税收规划;50;4、《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①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②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  5、《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6、《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利),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境外自然人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第020号)第二条第八项规定: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税法同时还规定,对外籍个人取得境内上市公司股票的分红也不征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持有中国境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