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思考.docVIP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思考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设计思考   传统的水利设计以防洪抗旱、供水发电、交通航运等方面的效益为主要设计目的,忽略了工程本身对周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本文结合湖北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生态水利设计及运行情况,浅谈几点设计后的思考。   一、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概述   汉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汉江流域在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钟祥以下至汉口为汉江下游。崔家营航电枢纽位于汉江流域中游河段,襄阳市下游17km,控制流域面积13.06×104km2,正常蓄水位63.73m,回水约39.8km至新集,枢纽由泄水闸、挡水坝、船闸、电站厂房四部份组成。   二、建成前水生生物资源现状   工程设计前曾对汉江中下游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做过调查分析。   1. 建成前浮游植物现状   2003年至2004年,在汉江丹江口以下江段11个断面的样品分析中,共采集藻类7门51属。汉江下游藻类细胞数硅藻占41.3%,蓝藻34.9%;绿藻22.8%。   在不同季节,各江段藻类优势种和藻类细胞个数变化,藻类的数量自丹江口到汉江河口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2. 建成前浮游动物现状   2003年8月25至9月15日、2004年3月23-31日汉江中下游采集到的原生动物有7科、8属。采集到的轮虫8科、15属、19种。采集到的浮游枝角类5科、7属。采集到的桡足类3科、7属。   3. 建成前底栖动物现状   2003年8月26日至30日的调查中,定量样品中底栖动物共有24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1种,蛭类1种。   4. 建成前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   根据2002年资料和2003-2004年现场采集分析,汉江中下游河段水生维管束植物共计34种,其中挺水植物13种、浮叶植物2种、沉水植物13种、漂浮植物6种,分别占38.2%、5.8%、38.2%、17.6%。   5. 建成前鱼类资源现状   5.1 种类组成   据2003年调查汉江中下游,现有鱼类75种,分别隶属14科56属,其中鲤科48种。   5.2 鱼类区系特点   汉江中下游鱼类区系组成由以下三大类组成:(1)古北区鱼类中的印度平原类群:代表种是青鱼、草鱼、鲢、鳙、?、鳊、 条类、鲴类和铜鱼类,构成鱼类区系成分的主体;(2)中印区鱼类中的印度平原类群:代表种是青?F、乌鳢、斗鱼、沙塘鳢、黄鳝、刺鳅等;(3)第三纪早期类群:代表种类是鲤、鲫、鲶类、鳜类、??Q类、赤眼鳟、泥鳅、胭脂鱼、麦穗鱼等。   5.3 生态特点   汉江中下游鱼类组成具有以下三个生态学特点:(1)流水生态型鱼类所占比重较大。汉江中下游鱼类种类组成以流水生态型为主。如四大家鱼、?、?R、?A、鲂、马口鱼、宽鳍?v等。(2)静水生态型鱼类具有渔业优势。汉江中下游中静水生态型鱼类则由于生态环境特点具有渔业优势。从现有鱼类种类组成看,以鲤、鲫、鲂类、??Q类、 类、鲶类、黄鳝、泥鳅等为主。(3)洄游鱼类数量少。汉江中游洄游性鱼类种类和数量较少,仅在汉江下游有少数几种洄游性种类如长颌鲚、鳗鲡等,其种群数量不大。   6. 鱼类产卵场分布与规模   汉江中下游鱼类特点是经济鱼类种类较多,常见重要经济鱼类有长春鳊、蒙古?、翘嘴?、?A、鲤、鲫、铜鱼、青鱼、草鱼、鲢、鳙、赤眼鳟、长吻?d、鲶、黄颡鱼、鳜、?以及鲴类,绝大多数是产漂流性卵,包括在流水中产微粘性和浮性卵的种类。漂流性鱼产卵时期一般为5~8月,产卵时间也有差异,由于受丹江口枢纽工程的影响,下泄低温水使汉江中、下游鱼类繁殖较建坝前推迟20~30天,鱼类繁殖期一般延续到8月中旬至8月底。   2004年产卵场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汉江中游干流和支流唐白河有11个产漂流性卵经济鱼类产卵场、小型鱼类产卵场中游干流和支流唐白河有20个。汉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现有16种,其中包括草鱼、青鱼、鲢、鳙、长春鳊、赤眼鳟等主要经济鱼类,干流产漂流性卵163亿粒,其中“四大家鱼”0.93亿,占0.57%;其它经济鱼类3.64亿尾,占2.23%;其它小型鱼类158.7亿尾,占97.20%。支流唐白河产漂流性卵5.30亿粒,“四大家鱼”、其它经济鱼类、小型鱼类分别占0.00%、14.15%和85.85%。   三、生态设计的目的及结果   崔家营航电枢纽的主要任务是改善汉江河流的航运和沿岸灌溉条件,同时兼有发电功能。由于水库水位提高,原有河道的水容积增大,将带来一些生态条件的改变:水体流速相对减缓,水体透明度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水体交换率的相对降低,对有机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也有所减弱;水坝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水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某些鱼类的生活习性会受到影响。   工程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工程措施降低枢纽工程建设对周边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