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在观看概念域中历时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视在观看概念域中历时演变

浅谈视在观看概念域中历时演变   摘 要:汉语中表达“观看”类概念的词汇有很多,既有表达上位概念“一般观看”的“视”,同时也有表达“向远看”“仔细看”“偷着看”这样的下位概念的“望”“观”“窥”,它们共同组成了“观看”类概念域。本文通过对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的13本著作中的“视”的用例进行分析,以探求“视”在“观看”类概念域中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观看;概念域;历时演变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02   在“观看”类概念场中,“视”诞生于上古,《说文解字》:“视,瞻也。” 上古时期,表达“观看”这一概念的主要词语是“视”。如以下几个例子:   ①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②民今方殆,视天梦梦。――《诗经?小雅?节南山之十?正月》   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④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孟子?万章下》   ⑤太公往视,见蛟龙于上。――《论衡?奇怪》   但是,“视”在我们所调查的上古文献中并不都表示“观看”这一上位概念,由于其使用频繁,并受语境影响,所以常用于表示下位概念域的非上位概念。如以下几个例子:   ①睨而不视。朱熹注:视,正视也。(正眼看)――《孟子?滕文公上》   ②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阅读)――《论衡?纪妖》   ③夫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观察,考察)――《论衡?问孔》   ④率履不越,遂视既发。郑玄笺:皆能达其教令,使其民循礼不得逾越,乃遍省视之,教令则尽行也。(视察)――《诗经?商颂?长发》   随着词义的引申,“视”所表示的概念已超出了“观看”概念场,如以下几个例子:   ①王懋乃德,视乃厥祖。孔安国传:言当勉修其德,法视其祖而行之。(效仿)――《尚书》   ②厥攸作,视民利用迁。孔安国传:其所为,视民有利则用。(根据)――《尚书》   ③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看待)――《孟子?公孙丑上》   ④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处理,管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⑤初,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其子皆谏其母。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女,敝族也,国多大宠,不仁人间之,不亦难乎?余何爱焉?”使往视寝,生叔虎。(照顾)――《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⑥夏,楚子庚卒。楚子使?e子冯为令尹,访于申叔豫。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楚子使医视之。(看病)――《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此外,“视”的组合性也比较强,在先秦文献中主要有“视听”“省视”“望视”“瞻视”“疾视”“视朝”“审视”“仰视”“达视”等组合词。其中“省视”表示的是“观看”概念场的非上位概念,“视朝”则已超出“观看”概念场范围。   我们对上古文献中的“视”表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出现次数作了如下统计,见表1。用于表达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用例占到整个“观看”概念场用例的比例见表2。   而用于表达“观看”类概念的用例占到全体用例的比例分别为:《尚书》69%,《诗经》53%,《左传》50%, 《论语》63%,《孟子》43%,《韩非子》74%,《论衡》8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视”在我们所调查的上古文献中已经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常用词。语义上主要用于表达“观看”类概念,而在“观看”类概念场中,它的主要职责也是用于表达上位概念“观看”。但由于使用非常频繁,其语义中已经产生了如“根据”“处理”等引申义。   中古时期的“视”表示“观看”上位概念的频率与上古时期大致相同,在我们所调查的文献中,《抱朴子》中“视”表示“观看”上位概念的比例为73%,而在《世说新语》中这个比例为69%,而在这两部著作中表示下位概念的用例则分别占到27%和31%。在“视”所表示的所有概念中,属于“观看”概念场的比例则分别为56%和70%。   “视”在这一时期更加频繁地出现词语组合之中,除我们在上古文献中看到的词语组合外,还有“占视”“顾视”“高视”“彻视”“熟视”“相视”“澄视”等。我们所调查的中古文献中“视”分别有44%(《抱朴子》)和39%(《世说新语》)的用例来自词语组合,相比于《韩非子》中的9%和《论衡》中的22%,其比例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近古时期的四部文献中,“视”表示“观看”概念场的上位概念的比例略高,见表3。表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用例所占比例则如表4所示。   表示“观看”类概念的用例占所有用例的比例为《朱子语类》68%,《全元曲》56%,《金瓶梅》57%,《红楼梦》33%。   相比于上古时期,从中可以看出的一个较为明显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