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交织面料梯形撕破测试方法探讨.docVIP

涤棉交织面料梯形撕破测试方法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涤棉交织面料梯形撕破测试方法探讨

涤棉交织面料梯形撕破测试方法探讨   摘要   大多数涤棉交织面料按照GB/T 3917.3―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测试织物的撕破强力时,常出现测试结果“空值”的现象,从而造成测试结果难以判别。本文通过研究夹钳位移的范围以及上下力学峰值的变化对测试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避免测试中的“空值”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涤棉交织面料;撕破性能;夹钳位移;有效峰值      Abstract: The tear test of most polyester/cotton interwoven fabrics will usually get “null loctactor valu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GB/T 3917.3-2009 Textiles-tear properties of fabrics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ear force of trapezoid-shaped test specimen, which would cause trouble to confirm the test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range of clamps and peak value in the standard were studied and the reasonable scopes were set to get rid of “null loctator value”.   Key word: Polyester/Cotton Interwoven Fabrics; Tear Properties; Displacement of Clamps; Effective Peaks      织物的撕破性能是考核其物理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各种织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撕裂破坏的形式[1-4]。人们根据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破坏现象,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用以表征织物的撕破性能并制定了相关测试标准。现行测试织物的撕破性能的方式主要有:冲击锤撕裂、裤形(单缝)撕裂、梯形撕裂、舌形(双缝)撕裂以及翼形撕裂等,不同的测试方法形成了GB/T 3917系列测试标准[5-9]。   GB/T 3917.3―2009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于2009年3月19日发布,到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替代了GB/T 3917.3―1997,被广泛应用于织物撕破性能检测。然而纺织服装检验人员发现该标准在测试涤棉交织面料时常常会出现“空值”的现象,这对织物的评判带来诸多不便,而使用GB/T 3917.3―1997就没有这种现象。本文就新旧标准测试涤棉交织织物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1试验部分   1.1原料和设备   涤棉交织织物A:9.1tex×18.4tex,630×400根/10cm,125g/m2;涤棉交织织物B:5.5tex×14.6tex;600×225根/10cm;100g/m2,A、B织物按照标准取样和测试的要求,分别测试5次。   INSTRON 3365万能材料试验机(美国英斯特朗公司)。   1.2试验步骤   在规定的大气环境下,将试验机两夹钳之间的距离定为25 mm,拉伸速度设定为100 mm/min。用试验机钳口将制备好的梯形织物样品的两条不平行边夹持住,使得切口位于两钳口中间,梯形短边保持拉紧,长边处于折皱状态。启动仪器,分别按照GB/T 3917.3―2009(测试并采集试验机夹钳位移达到64 mm前织物强力的峰值,并计算结果)和GB/T 3917.3―1997(测试并采集织物完全撕断的强力的峰值,并计算结果)。      2结果和讨论   我们采用INSTRON 3365万能材料试验机,依据新旧不同的标准方法模块测得织物A经纬撕破强力数据各一组,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利用GB/T 3917.3―1997和GB/T 3917.3―2009可以较为准确地测试织物的纬向撕破强力,且测试结果非常相近,但利用GB/T 3917.3―2009测试的过程中,经向强力测试出现了“空值”现象,不能得到具体的数值。进行多次重复试验验证后,织物的经向强力结果仍然为“空值”,排除了人为原因造成失误的可能性,仪器设备也状态良好。   分析和对比两种不同标准测试织物撕破强力的方法、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发现,GB/T 3917.3―1997方法测试织物的撕破强力时,试验仪的钳口沿着梯形的不平行两边夹住织物,使切口位于两夹钳中间,梯形短边保持拉紧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