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朱元璋高丽观
                    浅谈朱元璋高丽观
    【内容摘要】在对待高丽问题上,朱元璋与以往的帝王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明实录》和《高丽史》为主要文献材料,对于朱元璋有关高丽问题的一系列文书及言语进行归类,通过三个方面分析朱元璋的“高丽观”。 
  【关 键 词】朱元璋 高丽观 征伐 朝贡 持国之道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一开始以朱元璋为首的朱明王朝就积极与周边国家接触,以打破原先以元朝为中心的藩国体系,想“把海外原先的奉元诸藩纳入新的奉明体制中”。其中,高丽王朝是朱元璋重建大明藩国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员,尤其受到朱元璋的重视。本文试图以《明实录》和《高丽史》为主要文献材料,把洪武年间朱元璋关于高丽问题的一系列文书及言语进行归类,从“征伐”、“朝贡”、以及朱元璋对高丽国王“持国之道”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分析朱元璋的“高丽观”。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教正。 
  一、关于征伐 
  朱元璋关于高丽有着不同于以往君王的看法,他认为“自古天下有中国,有外国,高丽是海外之国”,“高丽隔海限江,风殊俗异,以夷夏论之,本等东夷,实非中国所治”,这种以高丽为与中国对称的外国的观念,是前所未有的。 
  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多有军事冲突发生。对于历代君王的兴师动武,朱元璋表示了疑惑,“今朕居中国,王居沧海之东限,隔山海,本与中国无相损益。然古昔之君往往讨伐之师,何也?”同时,朱元璋明确表示,他不想效仿之前的做法。高丽归服明朝后不久,朱元璋对来明的高丽使臣张子温等说:“昔日好谎的君王如隋炀帝者,欲广土地,枉兴兵革,教后世笑坏他。我心里最嫌。有,我这说的话,你去国王根底明白说到。”后来他又谈到,“曩者中国历代,数曾统驭,然兴彼当时之人,皆有始有终,得失载于方册,朕所见焉。所以前者命绝往来,使自为声教,以妥三韩。”至于如何处理好与高丽的关系,朱元璋同样吸取了以往的历史经验。他认为,“若汉、唐之夷彼,隋君之伐东,在朕之今日,非诈侮于我,安敢违上帝而劳扰生民者乎?”因此他想仿效上古之君“自甸侯绥服之外不治,令土人主之”,自己“虽不才”,但能察“圣人之心”,欲体天道以行仁,惟欲民安,不劳夷民。关于这点,朱元璋在后来与高丽的实际交往中,确实也履行了。洪武十九年(辛?王十三年)五月,朱元璋与高丽使者说到: 
  耽罗(今济州岛)我也想教些船去,不要一时抛在那里。只离那里二十或三十里,往来周回枪着,逐一个抛者买了便回来。我又寻思不便当,恐又生出事来,不免又动刀兵,以此不买去了。原(元)朝放来的马,只恁管,我不差人。我要差人时,一头得了大都,便差人管去了。大概人不才的多。若差一个不才的人到那里,那厮倚着朝廷的势力,倚恃着朝廷的兵威,无所不为起来,便是激的不好了。我决然不差人,却也地面近恁那里,和罗州厮对着,从来恁管,只会恁管。我常想汉光武时,四夷请官,光武不许。盖是光武从小多在军旅中,知道许多弊病,所以不许他。这是光武识见高处。后来的君王多差了。便如高丽,也都分为郡县,设置官守。后头也是那不才之人,恃倚朝廷威势,做的不好,都激变了。却因朝廷事多,就不暇整理他了。 
  可见,朱元璋从以往经验中得到启发,不想直接介入高丽内部事务,而想“丽人治丽”,最终两国关系稳定,百姓相安。 
  然而,在这问题上尽管朱元璋显示出极大的善意,也没能让高丽完全断绝与北元的关系,一心一意地归服明朝。这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尤其是高丽杀明使、刺探军情等一系列做法让朱元璋极为愤怒。在给高丽的国书中,朱元璋明确表达了他的想法: 
  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国君臣,多不怀思,但广诈交而构祸,在昔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有天下,亦尝赐封,随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绝。迨宋之兴,王氏当国,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当救本国于垂王,而乃妄怀疑二,盗杀信使,屡降屡败,是以数遭兵祸。今王颛被弑,奸臣窃命,将欲为之,首构雠怨于我。……朕观此奸之量,必恃沧海以环疆,负重山固险,意在逞凶顽以跳梁,视我朝调兵如汉唐。且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故涉海艰辛,兵行委曲。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 
  高丽隔大海,限鸭绿,始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盖为所生?O端。朕观累朝征伐高丽者:汉伐四次,为其数寇边境,故减之。魏伐二次,为其阴怀二心,与吴通好,故屠其所都。隋伐二次,为其寇辽西,阙蕃礼,故讨降之。唐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兄弟争立,故平其它,置为九都督府。辽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反复寇乱,故焚其宫室,斩乱臣康兆等数万人。元伐五次,为其纳逋逃,杀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兴师往讨,其王窜耽罗,捕杀之。原其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朱元璋在与高丽的交往中自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