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旅游开发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旅游开发研究

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旅游开发研究   摘 要:湖南永州周家大院是一处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有着丰富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对于周家大院的旅游开发,各级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邀请相关专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考量和评估,对其丰富的旅游价值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同时,应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并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建筑,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周家大院旅游价值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化。   关键词:周家大院;古建筑;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开发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协同创新项目“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立项资助。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其高超的营造技术、丰富的审美特征和深刻的哲学内涵,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旅游资源。享有“潇湘第一古宅院”称号的周家大院坐落于湖南永州零陵区富家桥镇潇水支流――贤水河的源头。大院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450-1456年),建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后裔于明朝中期迁移于此繁衍生息,历经26代时间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周家大院占地12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是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民居落,被誉为“湘南民居瑰宝”。周家大院因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1 周家大院的旅游价值   1.1 周家大院的建筑实用价值   周家古宅院的居住功能设计十分完善,每座宅院依山势高低次第而建,前有旷坪,后有天井,院内铺设青石地板。建筑以正屋为中心轴线,构成“丰”字形平面布局,井然有序。居家生活功能非常齐全,一道道可随意开启的屏门,四通八达的巷道、过道、回廊,将庞大的院落连成一体。外院的排洪渠,内院的阴阳沟,天井的青石,室内的砌火砖,整个院子明暗沟相通,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通风、采光、通达等问题,而且防火、防盗功能也极其完善。每栋房屋的两端构筑高出屋面的封火山墙,外观造型呈三级跳马、翼角飞翘之势,不仅给原本静态的土木结构建筑以展翅欲飞的动感,且大大增强了防火功能。   1.2 周家大院的建筑美学价值   周家大院古建筑群时间跨度大,包括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院规模庞大,由六个院落组成,自西向东呈北斗星形排列,依山就势,南高北低。从整体上看,六座院落既各自独立成院,又相互勾连。大院有正横屋180多栋,大小房间1300多间,游亭36座,其中有回廊、巷道,大小天井136个。   建于明朝的有“老院子”、“红门楼”、“黑门楼”三个院落,均为盔顶、穿斗式梁架及硬山顶式砖木结构。其设计简单朴素而又美观大方、不失雅致,颇有明朝民居院落的建筑风格。建于清朝的“新院子”、“子岩府”、“四大家院”则是高墙深院,飞檐翼角,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风火墙把房屋分成一排排、一幢幢。深栗色的柱子,厚重的青瓦,雪白色的围墙,在青山绿影的映衬下显得朴素而富有生气。周氏古宅大院的规模、结构、布局、装饰等都体现了其由小到大、由简洁到繁复、由朴拙到精巧的建筑风格。   周家大院的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和”的理念。建筑布局上除了采取中国传统的一条纵向对称中轴线外,还有若干条与之垂直的横向附属轴线。这种建筑结构还很好地与封建血缘关系融为一体。中轴线上的建筑为一组正屋,为长辈所使用,东西两侧横屋由分支的各房晚辈使用。这种纵为辈、横为支的布局体现了宗族辈分与子孙分支的严格性,将传统人伦“中和”意识溶于建筑中,充分显示了周家大院在建筑布局上匠心独运的个性特色。   周家大院不仅因其规模庞大而著称,它的雕刻艺术也是独具匠心。其雕刻方式主要有木刻和石雕两种,木刻作品主要分布在木梁架、木拓、门页、木花窗等物件上,内容主要有花鸟、走兽等寓意吉祥的组合图案。石雕作品主要分布在大门前的石墩和石爽上,内容多为龙、凤等吉祥物。其中,莲花的木刻和石雕更是无处不有。   周家大院的选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整个院落坐北朝南,两面环山,两面临水。周氏第十代子孙周崇傅曾这样描述周家大院的地形地势:“左边青石挂板,右边双凤朝阳;门前二龙相汇,屋后锯子朝天。”村东面雄踞着“鹰嘴岭”与“凤鸟岭”,嵯峨的山顶、千年古木直耸云霄。其腾飞面向旭日之状被誉称为“丹凤朝阳”;村后岿然屹立的龙头山,又称“锯齿岭”,层峦叠翠,宛如“锯齿朝天”。流经村北、村西的两条清流,一曰“贤水”,一曰“进水”,像两条玉带环绕古村,其汇合之势,形同“二龙相会”,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3 周家大院的人文景观价值   周家大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聚落。500多年来,从封建时代科举选拔的秀才、举人、进士,到现代高考脱颖而出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有数百人之多。其中的佼佼者有先祖周敦颐、明朝的周希圣、清朝的周崇傅、现代的鲁迅、周恩来等。他们在哲学、文学、政治、教育等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   宋朝的周敦颐是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