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蔗组培苗继代增殖浅层培养
甘蔗组培苗继代增殖浅层培养
摘 要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在不降低增殖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培养基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在使用相同配方[MS液体培养基(30 g/L的蔗糖+1 mg/L 6-BA+0.1 mg/L NAA)pH 6.0]、不同容量的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培养,并观察对比其增殖效果,以确认浅层培养是否具有较好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在增殖F2~F5代的培养中,果酱瓶中加入1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较常用的20 mL容量的液体培养基增殖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蔗组培 ;继代增殖 ;浅层培养
分类号 S566.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ugarcane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sugarcane varieties and improved varieties and provide effective means, and the shallow layer culture as a kind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can provide different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proliferation of sugarcan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culture, does not reduce the proliferation effect of the premise, reduces the medium usage, further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e test using the same formula [(MS liquid medium, sucrose 30 g/L+1 mg/L 6-BA+0.1 mg/L NAA), pH 6] under different capacity of the medium of sugarcan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were cultured to observe the proliferation, the proliferation effect of contrast, to confirm whether the shallow layer culture has good effect through prolifera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proliferation of cultured in the F2~F5 generation in a jam jar, add 10 mL capacity of the liquid culture medium proliferation effect of commonly used 20 mL capacity of liquid obviously.
Keywords sugarcane tissue ; subculture multiplication ; thin layer liquid tissue
甘蔗是第一个组织培养成功的禾本科植物[1]。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0%以上[2]。甘蔗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为甘蔗品种的快速繁殖和良种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浅层培养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一种,可为完善甘蔗组培苗增殖培养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1934年,美国学者White等用番茄根进行组织培养,首次建立了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3]。1969年,Barba等及Heinz等[4-5]从甘蔗组培培养基实现植株再生。1978年,广西区甘蔗组织培养苗协作组对甘蔗组培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明确提出了使用蔗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增殖的组培工厂生产体系[6],该体系为甘蔗组培生产常用的体系。1992年,何明等[7]阐明了甘蔗组培的3种常用方法:液体微繁殖法、固培及早生根诱导法和固液双层培养法,其中液体微繁殖法为甘蔗组培工厂生产中的常用方法,其核心是使用液体培养基对甘蔗组培苗进行增殖扩繁,但文章中并未提及培养基使用量的问题。1980年,周萍[8]首次提出了使用液体浅层培养可诱导烟草愈伤组织,为植物组织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1999年,程丽芬[9]提到了在组培过程中使用广口果酱瓶替代常用的三角瓶可降低试验成本。自2000年起,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组培研究室的组培工厂开始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