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土话果摄历史层次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南土话果摄历史层次分析

湘南土话果摄历史层次分析   摘 要:湘南土话果摄字的读音很复杂,较明显保留了元音后高化的历史音变的痕迹;大致可分为三类:a类读音、o类读音、u类读音;每一类型都代表了历史音变的一个层次。   关键词:果摄;音变;历史层次   中图分类号:H1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139-02      果摄在汉语诸方言的演变情况都较为复杂。中古果摄包括开口一、三等和合口一三等,果摄字主要来自上古的歌部字,只有极个别的字来自上古微部,根据潘悟云师的拟音歌部上古韵母为aal,微部上古韵母为l,上古歌部是带辅音尾的aal,在向中古的?槐浠?过程中曾有过ai的阶段,即aalajai;到中古时,果摄元音韵尾i已失落,主要元音也由舌面前低元音a后化为舌面后低元音??,汉越语、日语吴音、日语汉音、高丽音及藏文、梵文唐音对译中歌韵字的主元音都是a,但据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考证果摄字在唐宋前读已经演变成??,唐宋以后,汉语各大方言果摄字元音大都经历了??o的后高化历史音变。从果摄语音演变历史来看,其元音后高化大体沿着a??ou的发展线路。   果摄在湘南土话的读音情况:   土话代表点 果摄今读   东安花桥 a o u io u ya ye   桂阳敖泉 a o e ai uo ye ya   桂阳流峰 a o u io ua y   道县小甲 a oi u au u   桂阳洋市 a o iu ya   嘉禾广发 a o ia ua   江华粟米塘a u i i   江华寨山 a e o u y oe ua uan uei y   江永城关 au ouy   蓝山太平 o e au uo ia ya   道县寿雁 o i uao iu i   双牌江村 a uai au io uo   遂宁关峡 a o u ou io   新田南乡 a o ia ya   宜章赤石 a ouei o ye   宜章大地岭a o y ou uo ye   冷水滩岚角山 ao uei ia o   资兴南乡 oy uo yo   嘉禾坦平 a u o ia io o   宁远 a o y u u ie io      果摄在湘南土话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⑴a类读音,包括a、ao、au、ai、ia、ua、ya等,y、e、、ei、uei等可以视为其变体,a类读音既有一等字,也有三等字,一等常见的有“那、他、大、啊、阿”等,三等常见的是“靴瘸茄”等。“那、他、大、啊、阿”可能来自北方官话系统,通过文教流播于湘南土话中,在北方官话系统它们也属于滞古层,郑张尚芳先生(1983)论证属于中古前期的层次,潘悟云进一步指明果摄中的a类读音是方言中的“滞二等”现象,其成因是二等字在语音演变中速度较慢,因而同部的一、三等韵字如果在语音演变中滞后,就会混入同部的二等韵。《广韵》是歌戈同用,麻独用,而宋代无名氏的《四声等子》和邵雍的《声音唱和图》则是让歌戈韵字和麻韵字同列,就是这一语音现象的反映。   桂阳敖泉的“哪”白读为“lai33”,双牌江村“大”音“tai”,反应了“歌微”通转这一古老的语言现象。南方方言和一些民族语中普遍存在歌韵带i微的现象,如“个”字,浙江南部的庆元音ki,朝阳音kai,汉越语音kai;《广韵》、《集韵》中也有许多字的反切反映了歌韵和灰泰支脂等韵合口字之间的通转现象,此外,据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歌韵带i尾在《诗经》押韵中也有反映,如《大雅#8226;既醉》:“其告维何(hai)豆静嘉(keai)。朋友攸摄,摄以威仪(iai)。”   郑张尚芳先生(1983)认为古汉语在歌微通转时期,歌部应和微部一样带尾i,元月歌和文物微三部相应,都是-n、 -t 、-i尾;所以,它们反应的是上古汉语的层次。   至于湘南土话中果摄有ei类音的读法,当是ai高化的结果,a上移为e,与-i尾有很大的关系,由于i是个高元音,a很容易受其拉力的作用高化。e音当是ei韵尾失落的结果,温州话歌韵也有类似的读音,例字少,是白读,如:蛾me2、诃he1、何ge2、个ge2等字,属于中古以前的语音层次。郑张尚芳(1983)指出温州的e由ai而来,是唐宋以前很古老的读音,从湘南土话的情况来看e音的产生还经过了中间阶段ei;ei的另一演变途径是产生前滑音u,eiuei。a类音中的音很特别,e和唇音字相拼时,被同化为。   ao、au、ai等音是a裂化的结果,ia、ua、ya是a与不同的韵母相拼时产生不同的前滑音的结果,y音可以看作a后高化为?坏囊桓龉?渡阶段,我们把它们都归为一类。   ⑵o类读音,包括o、io、uo、o、oe等,iu、、u、y可以视作其语音的变异形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