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意义抗争与挣扎
生命意义抗争与挣扎
摘 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随笔散文《飞蛾之死》都通过作家的自我象征以不同的文本形式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并对生与死的关系作出了哲理性的诠释。“苍蝇”和“飞蛾”在与巨大毁灭力量的抗争中演绎了生命的意义,揭示出生命意义的本质就在于不断的抗争与挣扎。两个小文本以不同的曲调形式演奏了两曲相似的生命乐章,可谓异曲同工。
关键词:苍蝇;飞蛾;挣扎;抗争;生命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6-0151-4
Abstract: Katherine Mansfield’s short story The Fly and Virginia Woolf’s essay The Death of the Moth both through the writer’s self-symbol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expound philosoph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at is, the essence of life lies exactly in the struggle and resistance against the strong destructive force. The two small texts play a similar piece of music in different tunes, getting the same result in differ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fly, moth, struggle, resistance, meaning of life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皆为英国现代派女作家。在她们的传记及书信日记中都可以找到有关她们之间关系的描述。曼斯菲尔德以短篇小说而著名,而且是英语界少有的完全以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之一。她的思想、理念全部蕴涵在其短篇之中。而伍尔夫却主要以其几部意识流长篇小说为读者所熟悉,对其短篇小说以及散文的关注和诠释的读者仍然为数较少,尤其是她的随笔散文,或许是因为其文本过小而极少有人问津。事实上,她的一些随笔散文以其短小的文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理念。本文通过对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苍蝇》和伍尔夫的随笔散文《飞蛾之死》进行解读和比较,揭示出两个不同形式的文本通过对“苍蝇”和“飞蛾”与一股强大的毁灭力量进行抗争的描写而阐释的对生命意义的共同理解。
1. 自我象征:“苍蝇”和“飞蛾”
曼斯菲尔德的《苍蝇》和伍尔夫的《飞蛾之死》的写作均非偶然。在许多作品和书信日记中,两位作家都分别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我象征:“苍蝇”和“飞蛾”。
曼斯菲尔德在日记和信件中曾多次把自己比作苍蝇。1918年曼斯菲尔德到达法国班达尔之后,她写信给丈夫莫里说:“我觉得我像一只苍蝇,掉进了牛奶罐子里。爬出来后,身上依然又湿又粘,半死不活的,无法开始清理。”(Boddy, 1994:388)同年11月她又在日记中写到:“苍蝇掉进了牛奶罐中。上帝袖手旁观,且看着开心。” (Boddy, 1994:393)1917年曼斯菲尔德确信自己患了肺结核。自1918年之后,“苍蝇”的意象更是常常出现在她的小说中。
与曼斯菲尔德极其相似的是,飞蛾的意象常出现在伍尔夫的许多作品及书信日记中。“特别是在弗吉尼亚早期的小说中,某些男女人物常具有飞蛾或蝴蝶的特征。《夜与日》中的凯瑟琳?希尔伯里、《远航》中的雷切尔和《海浪》中的罗达都与作者非常相似,全是飞蛾,或者说是与直觉或黑暗密切相联系的夜间人物。”(哈维纳?里克特,1988:210)此外,《雅各布的房间》中的雅各布也与飞蛾的形象紧密相连。“他喜欢收集鳞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蝴蝶和飞蛾”。(哈维纳?里克特,1988:209)尤其是1931年出版的《海浪》,伍尔夫最初曾把这部小说命名为《飞蛾》。在开始写这部小说时她在日记中写到:“‘一群飞蛾’,一个女人打开窗户放进一只‘美丽、孤单的蛾子’”。(哈维纳?里克特,1988:214)这只“美丽、孤单的蛾子”后来在《海浪》中变成了罗达,而“弗吉尼亚?伍尔夫承认自己与这一人物关系密切。”(哈维纳?里克特,1988:218)
2. 对生与死的诠释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苍蝇》创作于1922年初,即她去世的前一年。此时她已病入膏肓,意识到死亡正向自己步步逼近。《苍蝇》可以说是她在心力交瘁之时对自身命运及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痛苦思索的产物,是她对生命意义和生死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