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影响
玉米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影响
摘要:以贵州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黔单16和大豆品种黔豆2号为材料,开展不同密度下玉米间作大豆控草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在4.2万~5.55万株/hm2按1 ∶[KG-*3]1间作大豆对杂草的株抑制率为37.43%~50.30%,鲜质量抑制率47.79%~52.96%,在该密度范围内,抑制效果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单作下田间杂草冠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为330.07~698.13 μmol/(m2?s);间作模式田间杂草冠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为73.27~108.33 μmol/(m2?s);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各种植模式田间光合有效辐射(PAR)逐渐降低,间作模式光合有效辐射(PAR)普遍高于玉米单作模式,这可能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产量上,玉米单作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产量相对稳定,大豆产量随玉米密度增加而增加。在玉米种植高密度下玉米单作产量高于间作模式,但间作模式经济效益高于玉米单作种植模式,以玉米-大豆5.55万株/hm2密度下田间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最高。因此,作物合理间作和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控制杂草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控草效果;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35X(2015)04-0001-04
1.4田间测产
作物成熟时,各处理小区作物单打单收,测量作物田间产量。
1.5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采用DPS 7.0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杂草发生种类
试验地发生杂草种类分别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inn.) Scop.]、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inn.) Beauv.]、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 (Linn.) Beauv.]、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 ex Murr.]、旱稗[Echinochloa hispidula (Retz.) Nee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inn.]、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 (L.) Crong.]、腺梗?g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inn.]、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 Miq.]、犁头草[Viola inconspicua Bl.]、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马兰[Kalimeris indica (Linn.) Sch.-Bip.]、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inn.]、波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inn.]、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inn.]、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从杂草发生密度看,马唐、狗尾草、空心莲子草、尼泊尔蓼、铁苋菜、反枝苋、藜为田间杂草发生优势种群。
2.2玉米不同密度单作田间杂草发生数量
玉米4.2万、4.65万、5.55万株/hm2密度下进行单作田间杂草发生株[JP3]数分别为220.26、215.20、[JP2]225.86株/m2,鲜质量分别为627.20、507.2、582.24 g/m2,玉米不同密度单作下田间杂草发生株数和鲜质量没有显著差异(图1)。
2.3玉米不同密度间作大豆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HT][JP]
玉米4.2万、4.65万、5.55万株/hm2密度下进行1 ∶[KG-*3]1间作大豆对杂草植株株数、鲜质量抑制效果分别为37.43%和47.79%、42.95%和40.98%、50.30%和52.96%;以玉米5.55万株/hm2密度下间作大豆对田间杂草抑制效果较好,在玉米种植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