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街区对北京文化传承影响及动力分析.docVIP

琉璃厂街区对北京文化传承影响及动力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琉璃厂街区对北京文化传承影响及动力分析

琉璃厂街区对北京文化传承影响及动力分析   【摘要】琉璃厂作为北京最负盛名的文化街区,长久以来对北京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北京古老的街区,琉璃厂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收集购买古玩、书籍、文房四宝的集中地。现今各地来京的游客也大都会选择到琉璃厂感受此地的文化气息。琉璃厂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与其内外在的因素分不开。笔者以此文来探讨琉璃厂发展的原因及对北京文化传承的动力分析。   【关键词】琉璃厂;北京文化;传承;动力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003-03      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一条驰名全国的,专以经营古玩玉器、古旧图书和笔墨纸砚的一条商业文化街。这里汇聚着众多以经营古书籍、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碑帖印章等中国传统文化用品的店铺。每当清晨开市,这里便热闹非凡,往来穿梭的学者、收藏爱好者涌现其中,形成独有的文化气息。现今的琉璃厂已与早年间有了很大的不同,相传,琉璃厂最初发祥是在辽代,但当时的琉璃厂并非像现在一样是一条古玩书画街,而是一个普通的村落。据孙殿起先生的《琉璃厂小志》记载:“琉璃厂,辽时京东附郭一乡耳,元于其地建琉璃窑,始有今名。”如此算来,琉璃厂的发展历史已有近千年。长久以来,琉璃厂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为文化的代名词,在这里最为驰名的就是书肆、古玩和南纸,这三部分构成了琉璃厂的支柱,对琉璃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三部分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塑造和承载了京城文化,对北京的文人学者,收藏爱好者,学术研究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北京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一、琉璃厂的历史变迁   提起琉璃厂,我们首先先要解释一下何为琉璃。“琉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①它的色彩精美绝伦,美轮美奂,它的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的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我国琉璃烧造技术源于西周,南北朝有了长足发展,到了唐代,琉璃也更是达到顶峰时代,“在门头沟地区出土的龙泉务瓷窑遗址中,出土了辽代典型的器物方盘,胎质坚硬,釉面晶莹,光泽灿烂,色彩鲜艳,是难得的艺术珍品。”②可见,琉璃在当时是极为珍贵和稀少的,所以琉璃自问世以来,就被皇家所垄断。“在元代(1227年-1367年),官方开始在此建立窑厂,制造琉璃瓦器。”③直至清代,琉璃在皇家建筑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琉璃厂,一直扮演着皇家烧制琉璃的重要场所而出现。   但是要说起琉璃厂历史渊源,最早并非清代,而是在辽代,它是在清乾隆年间的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琉璃厂小志》中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窑工取土于厂中隙地,于地穴下得李内贤铭石,有埋葬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等字,始知其地即辽之海王村也。”当时的海王村,河道、水洼遍布,间有高低错落的小土坡,树木草丛繁茂,环境十分幽静,辽南京城的东城墙大概位置在今天宣武门外的校场五条一线,琉璃厂位于辽南   京城的东郊。   元代忽必烈吸收中原的儒学文化,并将燕都南迁。中统年间,刘秉忠奉命修造元大都城,选择在金代中都城北的万宁宫为中心,并且连年对新建都城增设机构,充设官员。中统二年(1261年)十二月,“立宫殿府,秩正四品,专职营缮。”④修建元大都城对琉璃的需求达到一个高峰,也引发了琉璃业的大发展。   明代的琉璃厂隶属于官府在京修造的五大厂(神木厂、大木厂、黑窑厂、台基厂、琉璃厂)之一,五大厂中的琉璃厂主要负责烧制各种琉璃构件。而真正的“琉璃厂”一词,也是在明代永乐年间才出现的。当时皇帝派太监和官员负责管理琉璃厂,对琉璃的生产加工进行监督管理。琉璃厂的范围也比原初有了变化,“琉璃厂在正阳门外之西。厂制东三门、西一门,街长里许,中有石桥,桥北为公廨,东北楼门为瞻云阁,即窑场之正门也。厂内有官署、作坊、神祠……”⑤   清代的琉璃厂的东门位于琉璃厂邮局的位置,西门应位于椿树医院西侧,而琉璃厂官衙就应位于一得阁大楼及其前面的   停车场位置。清代的琉璃烧造技艺较前朝有了更大的发展,种类品种也更日趋多元,虽然清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琉璃业的发展也或多或少的吸收了中外文化的精华。西方物理和化学等近代科技的注入,使得琉璃无论是从质地和硬度都更为娴熟。用琉璃构建的屋宇宫殿,经历积年累月风霜雪打,日晒雨淋,不会发生变形。同时,由于中国古代封建传统的等级制度,皇帝官、王宫贵胄、满汉旗人不同的官阶和地位,使得琉璃的烧制更为严格,尺寸大小、颜色纯度都有着统一的标准,所以官府设立的琉璃厂能够经久不衰,历经多个朝代依旧风光无限。清朝末年,由于战乱和帝国主义入侵,琉璃厂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