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伦理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途径探索
生态伦理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途径探索
摘 要: 生态伦理观的养成是新的时代文明的需要。在我国,生态伦理观的养成主要依靠思政教育这一显性载体。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探索了进一步加强生态伦理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
一、生态伦理观
浩瀚的人类文明史证明,生产力直接塑造人类的文明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圈随之被一步步侵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比以往各个时期更为严峻的生态危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唇齿相依的内在关系,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一个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方向,而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除了政策层面的强调外,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改变原有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将整个自然界纳入人类伦理关怀的命题中,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是理性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我国的生态伦理思想深刻隽永,其源泉要追溯到《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后至儒、道两派:从孔子的“以仁致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到孟子的“仁民爱物”、“致用”、“时养”的生态责任意识,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庄子的“损易,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地一也”,都包含着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思想。尤其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保持自然界万物的差异性,保护天与人各自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权利,成为一个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命题,贯穿于古代各派思想。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也贯穿着人与自然之间整体、系统、多元的关系,主张人要合理、公平地处理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建设一个符合人性与美的“诗意的栖居地”。
这种东方的生态智慧及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上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体系提供启示。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生态伦理观强调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用道德约束人对自然的行为,结束人与自然之间的敌对状态;同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生态伦理观主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这种和谐的生活方式要求摒弃现代社会的物质欲望、奢侈消费和享乐观念,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标准”衡量生活。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关于“持续生存”的伦理。
二、生态伦理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中期,人类逐渐关注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两大问题后,终于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在生态、道德、社会方面都存在巨大危机,究其原因,这种危机的继续,是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而不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如果不进行道德力量的约束,现代技术运用中的任何一种力量都可能显现出其破坏性特征。有鉴于此,国外一些学校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领域纷纷掀起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潮,以求弥补或改善现代人原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把原有的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领域,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观。他们逐步建立了与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有关的基本理论体系,在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上,不单重视各个层次各个院校的基础理论教育,而且偏重于环境的浸染和社会实践教育[1]。
在我国,对生态伦理观的系统教育主要集中于大学,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责任感、忧患意识的形成都极为关键,这个阶段的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巨大影响。然而目前,纵观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对于生态伦理观的接受参差不齐。除了一些专门的资源环境保护、资源环境科学类院校有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外,其他非专业类院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必修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在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都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告知学生要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合理消费、善待自然等。
在普及于大学阶段的这三门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与生态伦理观教育有关的内容包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弘扬法治精神;自觉遵守法律等。这些内容主要是从人生哲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渗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与生态伦理观教育有关的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分析.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评价.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效果及其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hs―CRP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90例临床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NFαIL1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沙坦钾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和残余肾功能作用.doc
- 瑞舒伐他汀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