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坡勘察与滑坡防治方案探讨
滑坡勘察与滑坡防治方案探讨
【摘要】文章讲述了滑坡勘察的方法和手段、滑坡区的工程地质特征、滑坡体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关键词】滑坡;特征;防治方案
1.滑坡区工程地质特征
1.1工程地质层特征
经勘查,场地勘探深度内岩土体按其成因时代、埋藏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可划分为2个工程地质层,5个工程地质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1.1含碎石粘土(Q■)
褐黄色,碎石粒径以2~5cm为主,局部可达7~8cm,含量占总质量的15%~40%不等。呈次棱角状,成分以中风化凝灰岩为主。粘土呈硬可塑状态,干或稍湿,土体结构较松散,孔隙度较大,工程力学性质一般,有地表水渗入形成上层滞水。从钻探施工经验来看,这种土体遇水极易软化崩解,含水量较高时易垮塌。层厚3.40~10.60m。
1.1.21a全风化凝灰质砂岩(J3x)
灰黄色,风化强烈,呈土状,孔隙比较大,液性指数较高,高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但浸水后易软化,工程性质变差。全场分布,层厚1.80~10.30m。
1.1.32a强风化凝灰质砂岩(J3x)
紫红色、灰黄色,呈碎块状,砂质结构,低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尚可,但手可折断、捏碎,遇水易软化。滑坡体后缘缺失,层厚0.00~5.50m。
1.1.42b强风化凝灰岩(J3x)
灰紫色、灰色,岩芯多呈碎块状,表面和内部铁锰质较发育,裂隙发育强烈,岩体呈碎块状松散结构,低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尚可。全场分布,层厚3.20~18.10m。
1.1.53b中风化凝灰岩(J3x)
青灰色、灰紫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互击不易碎,击声清脆,低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全场分布,未揭穿。
1.2地下水特征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部第四系残坡积层中的上层滞水(Q■),因地形切割揭露含水层而形成侵蚀下降泉。泉水流量0.01~0.15L/s。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水和邻区地下水补给,自东向西通过孔隙和裂隙通道径流,最终排泄入珠游溪。通过钻孔简易提水试验获得,钻孔涌水量为1.8~3.2m3/d,渗透系数为(0.28~3.6)×10―4cm/s。
2.滑坡体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
2.1滑坡空间形态
整个滑坡(HP1)平面形态呈圆弧形,前缘宽260m,后缘宽120m,主滑段滑坡长160m,主滑方向242°,表面积29000m2,滑坡体厚度约6.0m,体积约174000m3,属中型滑坡。前缘现状滑坡(HP1―1)纵长约60m,平均宽度约160m,滑体面积约7200m2,滑体平均厚度约7.0m,体积约50400m3,属小型滑坡。滑动面形态上部陡,中下部趋缓,总体呈圆弧状。据调查访问,前缘剪出口位于斜坡体下部,曾有泉水溢出。
2.2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2.2.1滑坡体
根据物质组成和岩性以及物质来源,滑坡体岩性主要为坡洪积层含碎石粘土,褐黄色,碎石粒径以2~5cm为主,含量占总质量的15%~30%不等。呈次棱角状,成分以中风化凝灰岩、中风化凝灰质砂岩为主,浅部风化程度较高,表面和内部铁锰质渲染粘土呈硬可塑状态,干或稍湿,土体结构较松散,孔隙度较大,中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一般,有地表水渗入形成上层滞水。从钻探施工经验来看,这种土体遇水极易软化崩解,含水量较高时易垮塌。局部夹块石,结构松散,钻探时漏水严重。
2.2.2滑动带
滑动带为①含碎石粘土和与下伏②1a全风化凝灰质砂岩顶界之间,粘性土具有一定的挤压或揉皱层理现象,对于该滑坡来说,滑动带的鉴别标志主要为颜色变化、岩性变化、透水性变化等。①含碎石粘土,底部局部夹块石,透水性相对较好,下伏②1a全风化凝灰质砂岩风化呈粘土状,透水性较差,地下水易在此界面汇集,长时间浸泡后使①含碎石粘土软化崩解,发生破坏导致滑动。
2.2.3滑床
滑床为侏罗系上统西山头组(J3x)凝灰岩,上部夹凝灰质砂岩,具软硬相间的互层结构。岩石力学强度、抗风化能力和抗侵蚀剥蚀能力较差,基岩与土体接触面坡度19°~20°。上部为凝灰质砂岩,风化较为强烈,②1a全风化凝灰质砂岩已风化成土状,工程力学性质较差;③2a强风化凝灰质砂岩,呈碎块状,砂质结构,手可折断、捏碎,遇水易软化。下部青灰色凝灰岩,④2b强风化凝灰岩,受构造影响,岩石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表面和内部铁锰质较发育,裂隙发育强烈,岩体呈碎块状松散结构。其中ZK9、zKl2孔有断层破碎带分布,带内岩石极其破碎,局部挤压破碎压碎成细粒粘土状,称为“断层泥”。底部⑤3b中风化凝灰岩,呈青灰色、灰紫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互击不易碎,击声清脆。
2.3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