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碧桂园扶智扶贫实践
碧桂园扶智扶贫实践
在国内许多大型慈善和公益活动中,碧桂园鲜明的品牌标志经常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家业绩不断实现跨越、已崛起为业界领跑者的公司,坚持履行扶贫攻坚的社会责任,21年来,向社会累计捐赠36亿元,覆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众多扶贫项目,直接受益者超过19万人次。 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设立的国华纪念中学课堂上,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
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出生于广东顺德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8岁之前没有穿过鞋,在他因家贫辍学之际,政府减免学费,并发给助学金让他完成了高中学业。事业有成后,杨国强不忘初心,热心致力于扶贫事业,多次获中国消除贫困奖、全国脱贫攻坚奖,连续七年荣膺全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并受到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 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997年初,杨国强手里只有几百万元时,看到报纸上有广州学生读不起大学的消息,悄悄来到《羊城晚报》社, 捐资100万元助学,并要求绝对保密。在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他每年都捐资100万元,2006年事业有新的发展后,开始每年捐赠200万元。这件事直到 2007 年《?t望东方周刊》记者对此进行报道,才揭开了这个秘密。这项助学基金使9664名贫困学子获助。
从这个助学基金开始,杨国强开始设立更多的助学和扶贫基金,先后创办了三所全免费学校,以扶贫必扶智的理念,投身于长达21年的扶贫助教公益事业。
2002年,杨国强拿出近半身家,捐资2.6亿元创办了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学校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承担学生在校所有费用,并提供助学金,直至学生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学校至今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21个民族中,招收贫困学生2747名,其中已就业1213人,硕士547人,博士76人。近年来杨国强每年投入这所中学的资金都超过 4000 万元。
2007年,杨国强出资创办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免费培训农村籍退伍军人,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至今已经出资1.3亿元,资助了14466名农村籍退伍军人接受职业培训,并使之先后走上各个工作岗位。
2014年,杨国强以国强公益基金会名义,在广东清远创办全国唯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从源头上挖断贫困穷根。2017年首届毕业的290名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正在带动全家脱贫。
职业学院学生李家欣,来自贫困农村家庭,为了供她念书,家里四处借钱。“因为不想给家里造成更大的负担,我已经想辍学外出打工。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了碧桂园职院的招生信息,顿时看到了希望。”过去三年,李家欣就读碧桂园职院酒店管理专业,家里没出一分钱。2017年毕业后,李家欣入职一家五星级酒店担任西餐主管,月薪超过万元,她和家庭彻底摆脱了贫困命运。
2017年,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捐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帮助顺德地区因贫困失学儿童。2018年3月3日,为让白内障患者得到免费救治,杨国强向国务院扶贫办“光明扶贫行动”捐赠1亿元,用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贫困患者。作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连续多年的提案都与他从事的房地产行业没有关系,而几乎都是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特别是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他继续为推广职业教育摇旗呐喊,提案之一就是建议国家规定“满二十周岁才允许出来工作”。 扶业: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2010年,杨国强选定广东英德市树山村作为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的第一个试点,发展以绿色产业为龙头的“一带五”(住房改造、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
碧桂园在树山村推广“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扶贫理念,因地制宜,建立苗圃示范基地,发展苗木种植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市场机制,产出超过2000万元,村民实际获益1000多万元,农民户均增收约6万元。树山村早已从一个破败的村落,变成整洁漂亮的“别墅山庄”。
2011年,碧桂园把树山村经验移植到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的对口扶贫项目。从2016年起,又在韶关新丰县营盘村,结合当地农业种植番薯传统,通过“企业+合作社”的模式,打造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送技能下乡,一人就业,促进全家脱贫。2012年起,碧桂园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开展“送技术技能下乡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包括叉车、电工技术、焊工技术、财务会计、家政育婴等九种技术,种植砂糖桔、青花梨,养殖鸡鸭鱼的短期农业实用技术,以及部分学历教育,先后培训17006人,其中4064人通过推荐先后就业,平均收入提高约20%。许多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致富。
2016年10月,碧桂园在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启动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