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在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引入参与式行动研究.docVIP

研究对象在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引入参与式行动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对象在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引入参与式行动研究

研究对象在场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引入参与式行动研究   摘 要:参与式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纳入到了研究框架的设计过程,在参与和行动中强化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实现了研究对象的真正“在场”。参与式行动研究所蕴含的“研以致用”、“为弱势群体赋权”等特点,有助于弥合图书情报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间的鸿沟,加深学者对信息社会边缘群体的认知与理解,拓宽学科的研究领域。现有图书情报学的行动研究实践说明了二者交叉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中更大范围地应用参与式行动研究法,还面临着研究者对方法的驾驭能力、研究对象的能力与素养以及研究资源支持等方面的限制。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参与式行动研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47   The Presence of Research Subjects: Employing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ies   Abstract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AR) incorporates research subject into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design, which can augme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earch subject and researcher, and realize the authentic presence of research subject. The attributes of PAR, such as study for application and empower the disadvantaged, can significantly narrow down the divide between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enhance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in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evious PARs employed in LIS research have demonstrated the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particular method,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clude the researchers ability and skills in employing PAR, research subjects capability to engaging in the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supporting PAR, seem to be the extrusive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expanding of PAR application in LIS research..   Key word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empirical study   在英美等国近几十年的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中,以问卷调查、田野研究等经典方法为代表的实证科学方法一直是被学者们广泛运用的重要研究工具。实证研究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检验理论以及发展理论等各个层面,都为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其中当然也包括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领域[2]。近十年来,实证研究方法也引起了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相关学者的重视,在各类课题、研究与论文中,以问卷调查为代表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被国内学者大范围地应用。继传统的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研究的思路之后,针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调查以及相应客观资料(如问卷数据、访谈文本等)的获取与整理逐渐被建构为图书情报领域中多个子领域研究的分析基础[3],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国内图书馆学与情报学话语体系中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体系中,定性研究方法,尤其是基于扎根理论视角建构的面向整个研究过程(从数据分析到理论框架建构)的一系列质性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