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分析.docVIP

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摘 要:熟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畲族熟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畲族熟语是畲族人民从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反映着自然规律、生产经验、人生哲理与畲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利用。   关键词:畲族熟语 语文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民族文化传承   一、引言   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畲族又自称“山哈”,“山哈”是“山里客人”的意思,这与畲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迁徙历史有关。畲族多居住于低山、丘陵等地区,居住在平原和城市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族人称为“客人”。畲族熟语是畲族成长历史的缩影、重要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下去。文章将分析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探讨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这对传承畲族文化、促进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畲族熟语简介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畲族熟语是畲族人民世世代代进行社会斗争、生产斗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结晶,处处闪烁着畲族人民智慧的光华,是畲族文化的代表。   (一)耕作生产活动是畲族熟语的源泉   历史上,畲族是一个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畲族族称也与之有关。畲,义为刀耕火耘,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四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畲族的许多熟语,都体现着畲族游耕民族的特点。   1.反映居住环境的熟语   畲民多居住在山麓地区,依山傍水,丛林环绕。在畲族熟语中,也有很多对居住环境描写的熟语。例如:   (1)上山唔弯腰,转寮无柴烧。[1]   (2)山客,山客,无岭勿会记得。(说明居住地多山岭,对熟悉山地的体现)   (3)高楼要靠楼基稳,大树要靠树根深。   2.描写山中野生动物的熟语   畲族作为一个游耕民族,狩猎与耕种是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畲族熟语当中,有许多描写山中野生动物的熟语。这些都是畲族人民在狩猎活动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例如:   (4)蛇不咬人是田鳝,蜂不采花是蝇变。   (5)狗见老虎――屎尿齐齐流。   (6)打蛇不死给蛇怨。   (7)做雨不狩金钱豹,做晴不狩偷鸡猫。   3.体现农耕智慧的熟语   近现代畲族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业经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多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还种植姜、甘蔗、大豆等经济作物。畲族人民的农业生产活动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在农耕生活中总结了许多耕种经验。例如:   (8)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比喻老年人经验丰富)   (9)滥冬油菜旱冬麦。(滥冬,指多雨的冬天,意为多雨的冬天适合种油菜,冬天遇旱适合种麦子)   (10)五月南云做大水,六月南云做旱鬼。   (11)春前一堆粪,秋后三担粮(意为春天多施肥,冬天就会多收成)   (12)春笋出泥节节高。   (13)小满播田上下工,芒种播田上下昼。(意为播种要赶农时)   (二)畲族熟语在畲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中成长   畲族人民世代流传着“盘瓠传说”,这是畲族传统意识形态的核心。畲民信奉盘瓠[2],并认为盘瓠是畲族的祖公神。相传盘瓠忠勇无比,不贪图富贵。高辛皇帝将三公主许配给他,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钟,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儿招婿姓钟。除此之外,畲民的传统风俗习惯与畲族的民族精神在熟语中也能略窥一二。   1.反映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熟语   (14)山客人讲山客话。山客源自高辛皇。   (15)凤凰山上好开基,同是南京一路人[3]。   (16)唱起畲歌认亲人,盘蓝雷钟一族人。(既反映了畲族的历史,又表达了热情好歌的传统习俗)   2.民族精神渗透在畲族熟语之中   (17)石睇[4]纹理山睇脉,人睇志气树睇材。(意为做人要有志气)   (18)凡事让人三分,便是海阔天空。   诸如此类的畲族熟语还有很多,这些熟语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不仅仅是智慧的传承,更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值得传承与借鉴。   三、畲族熟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畲族熟语是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扎根于畲民的传统历史、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之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语文课程资源,发掘和利用畲族熟语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对外来文化对优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