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校园枪击案给我们留下思考
美国校园枪击案给我们留下思考
时间:美国当地时间2007年4月16日上午
地点:美国布拉克博格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
事件:据警方称,当日上午校园内的两个地点发生枪击事件。第一起枪击发生在一学生公寓内,造成一死一伤。紧接着凶手窜至工程学院的一栋大楼内,又造成了三十一人死亡。经查明,凶手系韩国留学生赵承熙。此事件震惊世界。韩国青年赵承熙是1992年从底特律入境的,由于父母的关系,他有永久居留权。也就是说,今年23岁的赵承熙在美国长达15年的成长中(包括少年、青春期),美国文化、暴力倾向、凶杀文化对他的影响很大。
校园枪击案中的“道德大旗”倒了吗
■耿银平(作家)
美国青少年从孩提时代就对暴力犯罪司空见惯,他们从小崇尚暴力,相信枪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此,美国一些预防校园暴力专家指出,只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美国再次发生校园枪击案。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我发现,当今孩子的暴力倾向逐年上升,一个简单的矛盾问题,学生们往往棍棒相加,出手狠毒:三女生围殴一女生众学生助威、东莞校园女生群殴视频惊现网络、中学生自拍校园暴力短片的警示等。再看看成年人,副局长雇凶杀局长、三陪女怒杀情敌、家庭纠纷怒杀亲兄弟等。心灵是一种洁白的纸张,你播下仇恨,它会长出鲜血淋淋的残忍。当平和、谦让和君子风度都让位于袭击恶斗的时候,社会和谐精神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影视文化、电子游戏的暴力教唆,大量的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青少年的激进行为。商家疯狂追逐票房利润,导致大量的刀光剑影的武打、凶杀成为青少年的最爱,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暴力崇拜”。而享乐主义、快感主义和功利主义又大行其道,粉丝成群、疯狂追星、制造噱头、恶搞盛行、膜拜韩日、鬼怪赌博,不一而足。这种文化道德的沦丧和学术思想的腐朽只能培养更多颓废、败落、无耻和丧心病狂。这和传统文化的“健康、积极、有益于人民需要”无疑是背道而驰的。少数青年在学习期间,由于不具备起码的道德观念,对于冲动情绪不能很好地驾驭,贪图一时的强烈而集中的冲动快感、短时间的兴奋和满足、感官上的快畅,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这造成了一些青少年性情冷漠,生命意识淡漠。道德的柱梁一旦倒塌,那将是灭顶之灾。
暴力一旦成为性情构成,成为社会崇尚的解决争端和泄私愤的主要手段,就会形成毁灭性、群体性、报复性社会伤害,任何法律和规则都成了多余。这种教训也该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所以引导年轻人怎样做人处世成为首要。如何做呢?有一些基本的观念要遵守:要有目标和追求;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乐于助人;有几个知心朋友;学会宽恕他人;学会和各种人愉快地相处;保持幽默感;经常保持微笑,并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不要财迷和贪图享乐;要有高度的自信;要勇敢和正直等。
■王文华孙启刚(公务员)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引发了一场针对校园枪击案频发的大讨论,有的痛斥美国枪支泛滥,有的认为国外影视充满血腥。而犯罪心理学专家认为,忽视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才是引发这次血腥案件的根本原因。这也向世人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非常现实的话题:在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今天,重视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各国共同的责任。
赵承熙的同学、室友和老师震惊之余,也有些意料之中的感觉。他们眼中,赵承熙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孤僻和古怪,赵承熙的作业剧本也揭示了一颗压抑、扭曲的心灵。他一年半前创作的剧本作业已显露内心的愤怒和扭曲。在一篇名为《理查德?麦克比夫》的剧本中,赵承熙写道:“(继父)躲过一劫,非常愤怒,他挥舞大胳膊,对13岁孩子一顿暴打。”
青少年偏执心理的产生与早年亲情缺失、寂寞是分不开的。赵承熙的偏执心理从他写的剧本中可见一斑。另外,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排斥,造成了他身处异乡遭到歧视,特别是在语言运用方面遭到冷嘲热讽,从而导致了偏执心理的恶性暴发。青少年时期是人遇到挫折最多的时期,也是性情最为冲动的时期,但如果找不到排解和释放这些压力的渠道和方法,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像赵承熙这样心理已经产生严重问题的移民青年,更要及时疏导,否则,不仅是他个人和家庭的不幸,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
网络链接:青少年群体中暴力事件频发,追究起来有如下的原因:从家庭环境上来讲,独生子女被过分溺爱,使得心理成熟期推迟,自控能力差而好奇心强,容易情绪激动争强好胜。家庭教育的不当,一部分是父母离异或关系不和的影响,有的是家长不懂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导致孩子性格偏执及行为习惯不良;另外,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压力大、负担重,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厌世情绪。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一些影视、游戏中的所谓英雄成了他们盲目模仿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