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研究范式及决策质量评估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体决策研究范式及决策质量评估方法

群体决策研究范式及决策质量评估方法   摘 要 相较于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先从群体决策的研究范式和决策质量的评估方法这两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群体决策研究的方法进展。随后,针对现有研究理论模型单薄、决策质量评估的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已有的群体互动框架模型,提出了群体决策评估的“过程-结果构想模型”,从信息加工、人际互动、客观任务结果和主观感受结果四个维度对真实的群体决策进行评估。最后,对未来建立基于“过程-?Y果构想模型”的评估体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群体决策评估 研究范式 过程-结果构想模型   分类号 B841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10.007   1 引言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不断发展,组织越来越依靠群体决策(Devine, Clayton, Philips, Dunford, Melner, 1999)。例如,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由董事会成员群体商讨决定的(张磊, 2008);社区中,居民通过社区居民会议的形式对关涉到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群体决策(胡永生, 2014)。通俗来讲,群体决策就是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针对决策问题进行信息分享、交流互动,最终达成共同认可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群体决策优于个体决策,同时决策结果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井润田, 席酉民, 冯耕中, 1994;于泳红, 汪航, 2008)。   近几十年来,随着决策理论研究的展开以及社会经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群体决策受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诸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但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如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数学模型描述群体决策过程(Zhang, Ge, Tian, 2016),并探讨个体偏好“集结”的规则和内在机制(Herrera, Viedma, Verdegay, 1996),即不同偏好个体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则对影响群体决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涉及群体规模(Reimer, Reimer, Czienskowski, 2010; Stasser Stewart, 1992)、领导(Cruz, Boster, Rodriguez, 1997)、决策任务(Hollingshead, 1996; Mesmer-Magnus DeChurch, 2009)、信息加工及交流方式(Lu, Yuan, McLeod, 2012)等。目前,有关群体决策的研究较为零散,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决策研究多局限于采用实验室范式,缺乏生态效度,对现实生活中群体决策的系统、科学的评估研究几乎为空白。为推动群体决策领域研究,本文将从群体决策的研究范式、决策质量的评估方法这两个方面系统梳理群体决策研究的方法进展,并提出我们整合的决策质量评估模型,为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奠定基础。   2 研究范式   2.1 数学建模方法   所谓群体决策的数学建模方法,是基于经济学传统的理性人假设,用数学工具建立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刻画个人理性转换为群体理性的方式和过程。最早对决策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当属2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Borda对选举规则的研究。1781年他发表论文阐明,在多个候选人竞选同一职位时,简单的多数票法存在缺陷,多数票胜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于是他提出对多个候选人进行排序的Borda法则(张磊, 2008)。所谓Borda法则,即每个人对所有n(n2)名候选人依次排序,最后一名得1分,倒数第二名得2分,依此类推,第一名候选人得n分。再将所有投票中每个候选人的分数相加,得分最高者胜出。Borda通过数学方法将投票进行等距量化,   在现代,社会选择理论是群体决策基础理论之一(陈明榴, 2015),它对选举过程中群体决策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Arrow于1951年发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通过分析个体偏好和集体选择之间的关系,从数学上证明对于给定的不同社会状态进行公正的排序或评价的不可能性,突出表明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在决策中的冲突,即著名的“不可能定理”。例如,甲乙丙三人对ABC三个方案排序,甲认为ABC,乙认为BCA,丙认为CAB,则此时群体无法确定ABC哪个方案好。可以看出,不可能定理是基于Borda排序法则中可能出现的特例提出的,也说明在投票规则中排序的决策标准具有局限性。不过,社会选择理论并未考虑成员对方案偏爱的程度以及各成员决策的权重问题(耿亚勤, 2013),若考虑此问题,则通常可以解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在决策中的冲突。   对于个体间存在利益冲突的群体决策问题,以往的研究通常用效用理论的方法来解决(江文奇, 华中生, 2005)。效用理论是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