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书法心理学思想浅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邕书法心理学思想浅论

蔡邕书法心理学思想浅论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6)05-0221-03      一#65380;蔡邕生平简介及其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东汉著名文学家#65380;大书法家#65380;书法理论家,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少年博学,善于文辞,通晓经史,释解音律,明了天文,工书绘画,擅长篆隶。   蔡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完成《熹平石经》。蔡邕一直认为,当时流传的经籍距圣人的时代已很久远,辗转传抄使文字出现了很多讹误,使后来的学子疑惑和误解。于是在熹平四年(175),蔡邕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人上书汉灵帝刘宏,请求校订《六经》(即《书》#65380;《易》#65380;《诗》#65380;《礼》#65380;《乐》#65380;《春秋》,亦有《五经》之说)文字,汉灵帝同意后,蔡邕亲自用朱笔将校订后的经文书写在碑石上,使工匠镌刻后立在洛阳太学门外,作为后儒晚学所遵依的标准文本。碑石共46个,20多万字,历时9年才制作完成。根据碑石的刻制时间和字数判断,碑石不可能是蔡邕一人所书,但大部分字出自其手。后魏江式《论书表》说:“左中郎将陈留蔡邕采李斯#65380;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1]《熹平石经》刻成后7年,董卓烧毁洛阳宫庙,致使洛阳太学荒废,《熹平石经》受到严重摧残,后来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现见的《熹平石经》残石多是宋代以后从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据说现已集存8000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应规入矩,一丝不苟。这项由最高统治者钦定#65380;规模空前的文化工程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据《后汉书?蔡邕传》载:“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其盛况可见一斑,可以说这是书法史上最早的创作与欣赏交流活动和文化传播活动。关于蔡邕的书风,历来有很高的评价,袁昂在《古今书评》中说:“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1]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赞曰:“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2]体现了蔡邕书法的气势#65380;生命和力量。二是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东汉不仅第一次出现了书法理论专著,而且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2]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留传下来的有《笔赋》#65380;《篆势》#65380;《笔论》#65380;《九势》(真伪虽有争议,但这四篇著作的基本观点应是蔡邕的)。蔡邕在其理论著作中从哲学#65380;美学和心理学,以及书法技巧等方面对书法这门艺术进行了阐述,具有对书法理论研究的开创性贡献。真正书法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自觉和书法艺术作为一门艺术的真正独立,因此“蔡邕对书法史的贡献大大超过了一般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2]。      二#65380;蔡邕的哲学思想基础      在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之前,中西方的心理学或者说心理学思想都散见在一些文化典籍之中,蕴涵于古哲学家#65380;思想家等人的哲学思辨之中。因此,要研究蔡邕的心理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其哲学思想。   直接影响蔡邕书法心理学思想的哲学理论有“儒家思想”#65380;“道家思想”#65380;“《周易》之阴阳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等。   儒家以“修身#65380;齐家#65380;治国#65380;平天下”为人生大志。蔡邕在《笔赋》中说:“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洪勋……综人事于日奄昧兮,赞幽冥于明身。”[3]这里蔡邕将书法与宣扬儒家的思想和政治理想联系起来,用书法艺术赞美统治者的功绩,将书法作为儒家政教的一种工具。“孔#65380;孟虽未谈到书法,但作为一个艺术哲学体系的儒家理论,却仍笼罩了书法艺术的一切方面,这个理论经后汉的发展而日趋完善,其核心是将人的理想品格及其养成手段,推移到书法领域中。”[4]蔡邕以对笔的充满热情的礼赞,赋予其社会政治功能。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1],“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1],正契合了老#65380;庄的道家思想。“书乾坤之阴阳”和“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立,形势出矣”[1],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周易》阴阳思想是蔡邕书法艺术的哲学基础。“这几乎是将老庄学理#65380;《易》学精神移用到书法理论中来了。可以说,蔡邕的创作论是建立在道家及《易》的哲学基石上的。”[4]同时,“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洪勋”和“夫书肇于自然”说明了艺术与自然#65380;与社会的和谐,亦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长期表现在中国的哲学#65380;文学及艺术领域。   从以上可以看出,蔡邕的书法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