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docVIP

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

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   摘 要:通过对‘2004-6-12’(魏可实生)、‘2004―2―30’(巨峰实生)及魏可(对照)葡萄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成熟花粉粒内部结构以及花药、小孢子发育过程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研究了葡萄雄性不育的特性。结果表明,‘2004―6-12’和‘2004―2―30’的花粉无生活力,花粉粒P/E值分别为(1.13±0.05)和(1.12±0.04),均为近球形,且无发芽孔和发芽沟;花粉粒横切面边缘光滑,外壁纹饰分别为网状和穴状。魏可(对照)花粉粒极轴值与赤道轴值之比(P/E值)(2.11±008),为长球形,萌发沟为三孔沟型,外壁纹饰为孔穴状。‘2004―6―12’和‘2004―2-30’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早期,但‘2004―6―12’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就表现出部分异常,表明2者的小孢子败育可能与绒毡层提前解体有关。   关键词:葡萄;雄性不育;花粉特性;细胞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10104―514―07      葡萄为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植物,我国以栽培鲜食葡萄为主。当前,选育优质无核葡萄新品种已成为国内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葡萄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无核葡萄根据其授粉结实的特性可分为单性结实和假单性结实(种子败育型)两类生产上获得无核葡萄的途径,一是选用无核品种,二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有核品种进行无核化处理,促其形成无核果实。无论是由遗传因素还是外在因素刺激形成的无核,其本身都需要有单性结实能力,而雄性不育是导致果实无籽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   果树上利用雄性不育作母本杂交可省去去雄过程,简化育种程序,提高效率。目前,有关葡萄雄性不育和败育的时期及其方式的研究较少。‘2004―6―12’(魏可实生)和‘2004―2―30’(巨峰实生)为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良单株,前者自然授粉的果穗大小粒现象严重,出现大量无核果,花前套袋全为无核果实,雄蕊花丝短,且反卷;后者雄蕊花丝短,且反卷,花前套袋不结实,花穗枯萎。为确定‘2004-6-12’(魏可实生)和‘2004-2-30’(巨峰实生)的可育性,连续两年对其进行鉴定试验,探讨2者雄性不育的败育过程和途径,旨在为分析和利用不育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2004-6-12’(魏可实生)、‘2004-2-30’(巨峰实生)分别为播种魏可、巨峰葡萄自交种子实生选种。于2004年春播种。当年6月定植。‘2004-6-12’(魏可实生)部分植株于第2年始花,大部分植株播种后第三年开花结果;2006年自然授粉果穗大小粒现象严重,出现大量无核果,2007年,花期观察,雄蕊花丝短,且反卷。‘2004-2-30’(巨峰实生)于2007始花,2008年花期观察,雄蕊花丝短,且反卷,花前套袋不结实,花穗枯萎。选用雄性不育种质‘2004-6-12’(魏可实生)、‘2004-2-30’(巨峰实生)为材料,以魏可(Wink)为对照,采集于南京农业大学基地。      1.1 花器外部形态观察   盛花期(5月中下旬)田间观察花蕾100个,从花序的上中下部位分别采集花蕾5个,使用德国产MoticK-400L体视显微镜拍照,观察花器官外观形态。      1.2 花粉制备   花前1周(4月中旬)将5穗花序套袋,采集初花期花蕾100个,在实验室用镊子取下大蕊花花药2g于培养皿中,25℃培养24h,收集花粉,干燥、低温条件下备用。      1.3 花粉生活力测定   取干燥、低温条件下备用花粉参照胡适宜的离体萌发法培养,在100mL的蒸馏水中,加琼脂1g,蔗糖10g,硼砂0.1g,烧杯中加热煮沸,用玻棒滴一滴培养基于载玻片,冷却后用毛笔蘸花粉少许,均匀撒于培养基表面,保湿,25~30℃培养24h。在光学显微镜100倍下检测发芽情况,每个载玻片上统计5个视野的花粉粒数和萌发数。      1.4 花粉粒形态、大小观察   花粉经处理后喷金镀膜(日立E-1010离子溅射仪),分别于2008年6月12日和2009年6月16日,在扫描电镜(日立S-3000N型)下观察拍照。结合2次拍照测量20粒花粉的赤道轴、极轴,计算极轴值(P)/赤道轴值(E)值,观察、描述外壁纹饰。花粉形状分类参照王开发P/E比值法;大小分类参照牛立新等应用标准差法对葡萄花粉粒大小提出的分类标准。      1.5 花粉粒内部结构观察   花粉经含2.5%的戊二醛的多聚甲醛初固定12h以上,1%四氧化锇后固定2h,丙酮梯度脱水,Epon 812环氧树脂包埋,经power tome-XL型超薄切片机制成70nm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