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族地域生态中舞蹈艺术研究
苗族地域生态中舞蹈艺术研究
摘 要:苗族舞蹈受自然环境、族群迁徙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苗族作为山地稻作民族,农耕生产、仪式活动和服饰文化与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稻作文化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仪式活动为舞蹈的展演提供了空间,服饰文化丰富了舞蹈的肢体语言。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密切结合,把苗族舞蹈纳入社会场域文化中,共同造就了苗族舞蹈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意义,创造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民间艺术资源;民间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情趣; 艺术教育改革;公共艺术
检 索: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2-0126-03
The Research of Dancing Art in the Miao Pepole’ Regional Ecology
MA Jing(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The dancing of Miao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igration, so it has regional and national features. As a Hill Tribe of rice culture, the danc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farming, ceremony activities and dress culture. Rice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dancing, ritual activities offer the space, and costumes enrich the body language. The natural and human ecology bring the dance to regional culture. So the dancing of miao has rich artistic meanings and significance, and so creating the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dance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regional ecology; rice culture
Internet :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多次迁徙,目前主要定居在我国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份,属于山地稻作民族。在生活中,舞蹈是苗族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舞蹈的生存空间与生态环境、仪式活动、服饰文化紧密相连。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苗族舞蹈艺术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舞蹈艺术与稻作文化
苗族作为山地民族,受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稻米成为其主要食物来源。苗族在历史文化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稻作文化体系,并渗透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稻谷在插秧、灌溉、收割时需要地域社会群体高度合作,共同完成。所以,在农忙时节必须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全身心投入农耕生产中。因此,舞蹈作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必然是在农闲时节开展。苗族舞蹈具有显著的稻作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的功能和意义;二是舞蹈的形式和动作。
从功能论角度来讲,文化就是人们为圆满地处理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手段装置,文化特质的功能就是极大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舞蹈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其对社会的调试功能不容忽视。在时间安排上,舞蹈活动的开展与稻作生产的不一致性规约着苗族人的生产、生活,构建了完整的地域文化社会秩序。在农忙时节,停止舞蹈活动,保证了农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民众充足的食物来源提供保障;在农闲时间,恢复娱乐活动,舞蹈重归人们的社会生活,集体共欢,在精神和身体上调试着辛劳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苗族舞蹈受稻作文化影响具有聚合性特征。例如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分批过节和集体走访文化习俗为舞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人群,强化族群凝聚力,利于稳固地域社会文化。
地理生态环境决定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技术,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主要源于各民族对多样化自然环境的适应。由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独特动作,会逐渐地化为舞蹈动作。在苗族农业生产中,稻谷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力,稻谷的丰收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生命的延续。因此,稻谷生产成为农业中最重要的活动。因为文化具有适应性,舞蹈是一门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苗族舞蹈中便融入了稻谷生产周期中播种、插秧、育秧、收割等情景的模仿以及对农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