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晚清佛教僧团衰落与佛学研究勃兴
论晚清佛教僧团衰落与佛学研究勃兴
【摘 要】十七世纪中叶,满清入主中原,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出于对蒙藏等少数民族的笼络,对于佛教密宗尤极尊崇,这是自元代以来,相沿成习的一贯的国家传统政策。汉地佛教,自雍正以后,禅宗一脉虽仍然是内地主要流行派别,传承也尊其法统,有形式的保留,但实际上实力已经是一蹶不振,无法与历代相比。此外华严、唯识等宗派,大多已经名不副实,附和于禅宗、天台、净土三宗之间。这是当时佛教的一般概况。在佛教僧团的衰落的同时,一些居士和世俗思想家对佛学研究的兴起却引人瞩目。
【关键词】晚清;佛教;衰落;居士;资产阶级
一、清末佛教僧团衰落的一般概况
自汉魏“慧风东煽”以来,佛教迅速赢得了中国士民的青睐,成为社会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历代帝王、思想家,都对佛教理论及其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明清以后,佛教与思想界日渐疏离,僧团的信仰与修习仪轨高度世俗化,日趋向道教和民间宗教靠拢。如原属于道教信仰体系的关帝庙被搬进佛堂,“武圣”也成为佛门弟子崇拜的对象。中国化的观音信仰更是十分普及,“白衣大士”、“南海观音”、“慈航大士”的塑像遍及大小庙宇。修来世、求解脱往生西方净土的宗教观念也日趋与追求现世利益、祛病消灾、增福添寿等功利结合起来。比如清后期流行的各种法事都是以超度亡灵、追悔罪恶、保佑子孙为目的,明显染上了世俗迷信的色彩,与道教各种斋醮仪轨,民间宗教的巫术活动的界限也日渐模糊。同时僧侣在寺庙或信徒家中做“佛事”,收取钱财成了重要的“宗教活动”,精通经典的高僧大德凤毛麟角,僧团的衰落成了一种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造成佛教僧团衰落的原因
(一)造成佛教衰落的原因首先在于社会方面
1. 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迫使许多有识之士将救亡图存的眼光转向了西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地吸引力。其中特别是各种无神论,唯物主义学说使得国人本来就不虔诚的宗教心理更添加了几分轻视、怠慢和排斥。甚至简单地将宗教等同于迷信,当做现代化的障碍加以抨击。
2. 在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下也有很多“逃禅”者,这些人都是失意的政客或者是落伍的理论家,他们到青灯古佛前寻求晚年的精神慰藉,已经很难对佛教文化有所发展了。
3. 清朝后期大量涌入的基督教具有强烈的“一神论”倾向,主张对各种传统的中国宗教进行扫荡,使中国“基督化”。特别是基督教信仰与太平天国运动结合的时候,宗教的排他主义就变成了暴力的冲击。洪秀全的《原道觉世训》:“据怪人妄说阎罗妖注生死,且问中国经史论及此乎?怪人佛、老之徒出之。”“皇上帝之外无神也,世间所立一切木石、泥团、纸画各偶像皆后起也,人为也。被魔鬼迷蒙心灵,颠颠倒倒,自惹蛇魔阎罗妖缠捉者也。”可见洪秀全认为由于佛道的影响才使得中国人丢掉了上帝信仰,误入歧途。正因为如此,太平军横扫江南十五省时焚烧经籍,捣毁寺院,驱赶僧尼,对江南佛教事业造成了极大破坏。虽然后来经过众多高僧和居士的努力,但是损失惨重无法恢复。
4. 鸦片战争后,国难频频,英法联军、甲午战争等外患相接而至,一般知识份子基于民族觉醒,纷纷要求自强维新,改善军事,创办实业,振兴教育。在当时,被太平军破坏的寺院田舍虽然还有不少未能重整恢复旧观,但根据调查统计,全国寺庙数目仍有十六万余所之多,引起社会人士的觊觎野心,尤其是维新变法中鼓吹兴办教育而经费无着落时,竟然主张把寺庙祠堂改为学校。例如在变法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作《劝学篇》,上书朝廷,力主没收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寺产以充教资。经德宗批准后,就在百日维新期间开始施行“庙产兴学”。这一运动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是佛教的物质基础又一次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造成佛教衰落的内部原因在与佛教理论的过分世俗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经典的出现吸引着大批的士大夫阶层译经、注经,研究佛学成为学术思潮的热点,这个时期佛教人才辈出。隋唐时代佛教达到鼎盛状态,期间产生大量的佛教宗派。五代及宋,彻底中国化的禅宗,净土宗如日中天,禅门的宗教理论、接引方式、丛林制度实际上是在宋代达到了它成熟的标志。宋元之后禅宗的修习方式有向极端化发展的偏差,有高僧主张教内禅教合一,教外儒释道合一。这种合一之风使得明末佛教曾一度“中兴”,但也进一步丧失主体性。禅宗为汉地佛教的主流,说明了照搬印度佛教是行不通的,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明末重新提出“禅教合一”试图重新从经典中找寻一些理论,但是很难超越隋唐佛教理论,此时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也已经枯竭,无法再为中国佛教注入新的活力。明末的“儒释合一”潮流更使得佛教从价值观到思维方式都丧失特色,对士大夫阶层失去独特的吸引力。
到了清末,尽管僧尼人数随着总人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养老院门卫管理制度.pdf VIP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pdf VIP
-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pptx VIP
- 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VIP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第六章 市场调查与营销策略.pptx
-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hg.doc VIP
- 环境材料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吸附材料 ---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pptx
- 中职英语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HGT2226-2019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pdf VIP
- 3肖仰华-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