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模羊场常发疫病鉴别诊断分析
规模羊场常发疫病鉴别诊断分析
摘 要 近年来,为了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国家对养殖业实行奖励政策。羊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养羊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不少农民开始从事养羊。养羊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农民创收。然而,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羊场容易引发疫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养殖户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分析羊场几种常发的疫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关键词 羊场;规模养殖;疫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07
受国家政策影响,养羊业也成为热门的畜牧养殖业。羊肉味道鲜美具有滋补的功效,羊皮可以制药,羊毛能够制作衣服,羊奶的营养价值高。由于国家以前对养羊业不够重视,导致我国养羊业的经验和技术不足。随着养殖户的规模越来越大,羊场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羊场疫病。疫病对养羊业的危害最大,它不仅会造成羊群的大量死亡,而且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羊群的一些疫病还会传染给人群,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1 小反刍兽疫
1.1 发病原因
小反刍兽疫就是我们俗称的羊瘟,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
1.2 临床症状
表现在病羊的温度上升到40 ℃以上,一个星期左右体温下降,鼻腔会流出一些分泌物,发病时是浆液性后转为黏脓性,并出现打喷嚏、鼻塞卡他性结膜炎。口腔出现溃烂,口腔黏膜有干酪样病变,咽喉和舌头开始溃疡,舌头背后糜烂甚至出现坏死,后期严重时,整个牙龈、舌头和唇部纷纷坏死,并伴有恶臭味,同时出现出血性腹泻,导致羊脱水、衰弱、呼吸困难。
1.3 病理变化
该病发病时,羊的消化道会出现糜烂性损伤,瘤胃、瓣胃和网胃也出现少量的损伤。偶尔会出现瘤胃乳头坏死的情况;皱胃伴有出血和坏死的症状。盲肠、结肠交界处和直肠严重出血。淋巴结肿大、脾脏坏死、支气管炎及胸腔给水导致的胸膜炎。小反刍兽疫病的病情十分严重,属于国家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必须引起重视[1]。
2 羊巴氏杆菌病
2.1 发病原因
羊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寄生虫感染和长途运输,导致羊营养不良,动物的机体能力下降,呼吸道的巴氏杆菌会造成内源感染。
2.2 临床症状
该病根据病程3种类型:急性、慢性和最急性。急性型症状是,发病时体温升至41~42 ℃,出现呼吸急促,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并伴有咳嗽现象,颈部和胸部以下出现水肿现象。先便秘后腹泻,该病的病期通常为2~5 d。慢性型症状病羊开始消瘦,羊鼻流出黏脓性鼻液,并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现象,有时颈部和胸下部会出现水肿的现象。随后病羊出现腹泻,且排泄粪便恶臭难闻。体温下降,衰竭而死。
2.3 病理变化
发病期间,病羊的皮下会有液体浸润以及点状出血的情况。羊的胸腔会有黄色的液体渗出体外,肺部会出现淤血、出血,肝发生病变,偶尔有黄豆或者胡桃大小的化脓灶。病程比较长的羊最后因为身体消瘦而死。
3 羔羊大肠杆菌病
3.1 发病原因
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的时间一般在冬春两季,且发生在刚出生没多久的羔羊羊群。
3.2 症状
根据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肠型和败血型。肠型的发病羊群在出生7 d内的小羊。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2~41 ℃,出现下痢,3 d后病羊的粪便由黄色变成灰色,粪便变液状,并含有气泡,有时候也会伴有黏液和血液。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达15%~75%。败血型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视力出现障碍、磨牙、四肢僵硬,行动失调等现象,关节会出现疼痛。
3.3 病理变化
患有肠型的羔羊大肠杆菌病的羊只死后尸体严重脱水,其小肠、大肠和真胃体出现黄灰色半液体,黏膜会出现充血、出血及水肿现象,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败血型羔羊大肠杆菌病羊只胸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腕关节肘关节肿大,滑液浑浊,胸膜充血,大脑沟常有脓性渗出物。
4 羊沙门氏菌病
4.1 发病原因
由于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羊流产沙门氏菌引发羊腹泻,或者引起怀孕的羊只流产。该病传播主要通过羊群交配、人工授精或消化道感染羔羊。
4.2 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的病症分为两种类型:下痢型和流产型。下痢型高发期主要是那些出生15~30 d的羔羊。发病初期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排除带血的比较臭的粪便。患病以后羊只比较虚弱,需要卧地躺着。抵抗能力差的1~5 d就死了,抵抗能力强的15 d后可痊愈。流产型的羊沙门氏菌病发病后羊只体温上升,精神不振厌食,并伴有腹泻症状,母羊的阴道有分泌物流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