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摘要: 通过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3个部分的分离培养,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生产虫草酸各营养因子的最佳种类和配比,以达到蝉花真菌的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为拟青霉属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 (Miquel.) Samson];工艺优化后得出蝉花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 g/L、蛋白胨15 g/L、KH2PO4 1.5 g/L、MgSO4?7H2O 0.5 g/L;生物量和虫草酸总产量能分别提高1.852 g/L、17.774 mg/g。
关键词: 蝉花真菌;分离培养;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培养基优化
中图分类号: S567.3+90.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22-0153-03
蝉花(Cordyceps cicadae)别称蝉虫草、蝉茸、胡蝉等,主要产于江浙一带丘陵竹林中,云南和四川等地也有分布。蝉花药性甘寒、无毒,《本草纲目》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蝉花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真菌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镇痛退热、镇静明目、降低血压、抗疲劳、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1]。蝉花一般生长在针阔混交林带,山峦平缓起伏,生态环境优良,分布满山遍野的毛竹林,阴蔽较好的林地都有金蝉花,尤其在向阳坡地的竹林下,落叶和腐殖层很厚,透气、透水、保温,密布粗壮、浓白的菌丝体[2-4]。
由于野生蝉花生长环境被破坏及滥采现象严重,导致当前野生蝉花资源日益减少,另外人工采集野生蝉花劳动强度大,其作为中药材走向国际市场存在功能活性组分不明、原料不纯等问题[5-6]。本研究通过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 (Miquel.) Samson]的分离培养,优化液体发酵工艺来生产菌丝体,旨在解决以上资源短缺及产品品质等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蝉花来源
蝉花标本采集于江苏省句容市磨盘山海拔高度200~400 m的竹林中,冰袋低温保存新鲜金蝉花,24 h内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2.1 试剂
甘露醇标准品、Nash(乙酸铵、冰醋酸、乙酰丙酮)、高碘酸钠、L-鼠李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麸皮、蛋白胨、酵母膏、豆粉、酪蛋白、KH2PO4、K2HPO4、MgSO4?7H2O、KCl、CaCl2。
1.2.3 仪器
水浴恒温振荡器(SHZ-28A,江苏省太仓市华美生化仪器厂);电子天平(KF6102,浙江凯丰集团有限公司);千分之一精密电子天平(JA5003N,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数显恒温水浴锅(HH-4,江苏省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可见分光光度计(WFJ-7200,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培养基
1.3.1.1 分离培养基
土豆15.00%,葡萄糖2.00%,蛋白胨0.20%,KH2PO4 0.10%,MgSO4?7H2O 0.05%,琼脂粉 1.50%;pH值自然,121 ℃灭菌30 min。
1.3.1.2 母种培养基
土豆20.00%,葡萄糖2.00%,蛋白胨0.15%,KH2PO4 0.10%,MgSO4?7H2O 0.05%,琼脂粉 1.50%~2.00%;pH值自然,121 ℃灭菌30 min。
1.3.1.3 液体菌种培养基
土豆20.00%,蔗糖5.00%,豆粉0.50%,KH2PO4 0.50%,MgSO4?7H2O 0.05%;pH值自然,121 ℃灭菌30 min。
1.3.2 蝉花真菌的分离培养
1.3.2.1 僵虫体分离
无菌水浸泡虫体10 min搅拌出泥沙,0.1%氯化汞溶液浸泡2~3 min,75%乙醇棉球擦拭,无菌水漂洗3次;取虫体前段,切开外壳,取血腔菌丝3~4 mm,接入分离培养基[2];于28 ℃培养48 h,分离培养去杂菌,移入试管斜面培养并低温保存。
1.3.2.2 子座芽分离
取子座芽,无菌水洗净,0.1%氯化汞溶液浸泡2~3 min,无菌水洗净,取中间3~4 mm组织块接入培养基,置于28 ℃培养48 h,挑取少量菌丝分离培养去杂菌,移入试管斜面培养并低温保存。
1.3.2.3 孢子分离
取无菌纸袋套住蝉花(花蕾),反复振荡,使孢子黏附到袋壁上,将纸浸入25%葡萄糖液中,洗孢子,混匀。取0.1 mL原液,加入1.0 mL无菌水,1.0 mL 01% NaOH,2~3 min后加入无菌水,离心洗涤3次,加入25%葡萄糖溶液,28 ℃培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