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全球化时代华产跨国大片发展策略
论全球化时代华产跨国大片发展策略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要想在世界影坛上赢得话语权,实现中西电影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良性互动,必须大力发展华产跨国大片。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确保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大片的制作;进一步大力促进跨国、跨地区合作拍摄大片;在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之间找到契合点,来制作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华产跨国大片。当然,华产跨国大片不应该为了票房等原因而刻意去迁就或迎合海外观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国电影人有责任用自己制作的跨国大片,在全球的银幕上书写真实、客观的中国形象,使华产跨国大片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发挥“文化大使”和“国家名片”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电影;华产跨国大片;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2-0236-05
近年来,《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七剑》、《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华语大片相继粉墨登场,成为当前我国的一个热点文化现象,吸引了广大国民的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收入,成为目前中国电影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非常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认为,华语大片同时也应该是跨国大片,因为大片的投资规模非常可观,倘若只依靠本土市场,将难以收回巨额投资。以《英雄》为例,它的投资是3000万美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是2.5亿元人民币。以投资方分得40%的票房计,只能回收1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海外市场的巨大收益,《英雄》的投资方显然将入不敷出。
既然是跨国大片,就要跨国发行,当然不太可能在每个国家放映时都采用华语对白,而有可能被外语配音。因此,本文使用“华产跨国大片”(而非“华语跨国大片”)这一概念,用来指称完全或主要由中国(含台、港、澳地区)投资制作的大片。
一、全球化时代全力发展华产跨国大片的必要性
美国电影产业在将近一个世纪里的兴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大片策略”。早在1915年,美国著名导演D.W.格里菲斯就耗资10万美元(在当时的美国,这绝对是一笔大投资),拍摄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大片《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 of a Nation)。结果,该片在票房上获得了极大的回报,仅仅在一年之内,盈利就高达100万美元,是投资额的10倍。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指出:“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问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也就是说,好莱坞称霸世界影坛是从一部大片开始的。接着,1939年,在彩色电影技术刚刚问世不久,好莱坞就拍摄了豪华彩色大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并再一次在商业上大获成功。此后,从《十诫》(1956)、《宾虚》(1959)、《星球大战》系列(1977-2005)到《沉默的羔羊》(1991)、《侏罗纪公园》(1993)、《泰坦尼克号》(1997)、《拯救大兵瑞恩》(1998)、《黑客帝国》系列(1999-2003)、《指环王》三部曲(2001-2003)、《哈利?波特》系列(2001-2006)、《世界大战》(2005)和《金刚》(2005),等等,好莱坞一直凭借“大片策略”维持着其电影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
相比而言,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虽然曾经在本土蓬勃发展,但除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影片或许勉强可以被称为“大片”之外,华语大片基本上是阙如的。中国电影虽然零星地参加过区域性的电影节或其他形式的跨国交流活动,但由于战乱和国力薄弱等原因,整个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是缺席的,华产跨国大片则更是无从谈起。
直到20世纪末期,第五代导演的《红高粱》(1987)、《霸王别姬》(1992)、《秋菊打官司》(1992)和第四代导演的《香魂女》(1993)等影片相继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等奖项,新中国的电影才开始真正进入世界影坛的视野。但这时的中国内地电影也只是进入了欧洲主办的国际电影节这一分销体系,并且主要是在国外的艺术院线内放映,而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欧美主流商业院线。进入国际电影节的这些中国电影,就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和主创阵容(导演、演员等)等方面而言,除了《霸王别姬》之外,其他影片几乎都算不上是华语电影大片。华语大片真正大规模地进入欧美主流商业院线,应该从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和《十面埋伏》算起,后继者则有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功夫》、陈凯歌执导的《无极》、冯小刚执导的《夜宴》以及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这里,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真正能够大规模地打人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