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农村建设中传统聚落区和山地乡村乡土景观资源保护策略
论新农村建设中传统聚落区和山地乡村乡土景观资源保护策略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土景观的独特品质和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国幅员辽阔,传统聚落聚集地区和山地乡村中的乡土景观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不相同,应立足于乡村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结合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探寻乡土景观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传统乡土聚落;山地乡村;乡土景观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53-02
新农村建设自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到现在经历了近10年的历程。中间走了很多弯路,从刚开始的一刀切、城市化到现在的“宜居乡村”建设,经历了“乡村风貌”、“美丽乡村”几个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乡村景观规划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乡土景观保护意识逐步加强,认识逐步提高,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理论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成熟。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范畴
乡土景观凝聚了人们的生活记忆,牵动着故乡的情感,维系着草根信仰和文化认同。乡土景观蕴含了先民处理人地关系的经验和智慧,成为近年来景观规划界研究的热点。
从景观风貌的角度划分,乡土景观可分为乡土自然景观和乡土人文景观。乡土自然景观主要指由山水、动植物资源、气象特征等因素组成的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及其乡村山水自然肌理和叠加自然基底之上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其中包括生产用地格局和聚落结构布局形式。乡土人文景观主要指在自然基底留下的人文痕迹,这其中又包括聚落景观、生产景观和非物质形态社会景观。聚落景观除了居住性建筑以外还包含祠堂、戏楼、牌坊、寺庙、塔碑、桥梁等一些和乡村伦理、宗教、祭祀活动相关的建筑小品。生产景观主要指独特地理、地质条件下产生的特色产业景观,包括独特土地利用格局、独特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加工方式。社会景观主要指非物质形态风俗习惯,节庆仪式,民间艺术等内容。乡土景观从空间层次上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指山水格局和耕作方式所形成的田园肌理;中观层次指聚落的形态和建筑风格;微观层次指建筑小品,如一个牌坊、古塔、古井、古桥等。
二、乡土景观资源面临的挑战
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国策。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出台的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政策,使土地利用商业化、集约化成主导趋势。同时,在土地兼并整合的过程中,分散的乡土遗产景观和破碎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的存留将面临着巨大风险;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认识到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有独特的内涵和操作方式,建设风貌乡村和宜居乡村过程中保护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和生态基础的重要性,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地理和人口状况不同,不同地理环境,乡土景观保护策略也不尽相同,亟需总结梳理,下面就传统聚落聚集地区和山地乡村的乡土景观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三、传统聚落聚集地区乡村乡土景观保护策略
传统聚落、特色民居是经过大自然优化选择的结果,凝聚了当地居民朴素择居经验和筑造技术,是和自然环境配合最默契的建筑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作为乡土景观的主体,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对其的保护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
1.纳入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具有丰富的乡土聚落遗产景观资源,除了苏杭水乡分布于平原地区外,大部分都集中在偏远的山区,如闽浙山区、皖浙赣山地、鄂湘西山区、秦巴山地、川黔湘山地等。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的聚落布局形式和建筑形式。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的闭塞,乡土聚落很少受社会变革的冲击和战争的破坏,一般保留较完整。对于传统聚落集中、建筑形态保留完整、建筑特色鲜明,具有稀缺性、原真性和典型意义的传统聚落,应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争取纳入世界遗产保护计划。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大陆国家,人文历史悠久、乡村文化遗产丰厚,很多乡村以各种遗产形式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意大利的马泰拉石窟民居、法国普罗旺斯古城、波兰中世纪古镇托伦、奥地利瓦豪文化景观、匈牙利霍洛村、斯洛伐克巴尔代夫镇、英国爱丁堡老镇等。
中国古村落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一批保留完整的古村落也先后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西递和宏村、永定土楼等,通过加入世界遗产体系,获得政策保障、资金和技术支持。
2.纳入历史名镇、名村保护体系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的兴起,一些潜伏较深的古村落被画家、驴友、摄影家、建筑师一批又一批地挖掘出来,如浙江楠溪古村落、京郊爨下底村、江西婺源古村落、山西临县古村落、福建永安市古村落等。这些村落的布局和建筑的形态很难被归结为某一种典型样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