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公礼乐文化渊源及其文化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周公礼乐文化渊源及其文化价值

论周公礼乐文化渊源及其文化价值   【摘 要】 笔者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创始地、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和历史作用、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周公礼乐文化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研究。认为“仁政”、“德治”治理天下的政治理论成为其礼乐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周公旦等制定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立法礼法、礼仪礼节就是当时规范社会各层面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若追根求源,其模式的创发正在周代。   【关键词】 礼乐文化;渊源内涵;文化价值   岐山苍苍,渭水泱泱。三千多年前的先周时期,以诚信为本的周人先祖古公??父因其周边的戎狄族的侵扰,带领族人由彬迁岐居于岐下的周原,《诗经?大雅??》记载:“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后经其子孙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四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举灭商,入主文化先进的中原地区,随即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尤以文化压力最为突出。周公等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们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便着手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礼节、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的礼乐制度,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年之久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思想价值取向与继承的主脉和民族性格养成的源泉。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礼为“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晚周公五百年后的孔子深受周公礼乐文化的影响,渴盼聆听周公的亲自指点和指导,晚年常感叹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今天的我们,面对元圣周公留给后世厚重的礼乐文化,无权拒绝历史的慷慨赐予,应以“小子安敢让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振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析礼乐文化的人文本质,落实礼乐文化的实践品格,以科学民主的现代意识,提升礼乐文化的人文情怀,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完成从臣民到公民的人格转化,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放异彩。   一、周公礼乐文化的肇创于西周王朝的圣都――岐山   岐山是周王室肇基之地,先周时期岐下周原地区北有岐山山脉作为屏障,南邻泱泱渭水,草木茂盛,土地肥美,河流遍布,横水河(当时称为岐水或漆水)、沮水河等河流横贯周原地区,为周民族的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诗经?大雅??》赞曰:“周原??,堇荼如饴。”认为周原土地肥沃,生长在哪的野菜也甜美如糖怡。周部族世居渭水流域,在此辗转迁徙,周人先祖公刘时期居于现在彬县一代,杂居戎狄族之间九代,在豳地周族由游牧民族转为先进的农耕民族,古公??父因避戎狄族的侵掠,率族人迁于岐山之下的周原,以农耕为主的周人,可谓找到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岐下周原优越的地理及自然环境,周代先贤们在此建造了繁华的都市,创造了精美的无与伦比的青铜器、先进的农耕方式等物质文明,2014年周原遗址发现了罕见青铜马车。灿烂的物质文明培养了周人和谐善良、诚信礼让的优良品质,将华夏民族由血腥博杀、争斗侵掠的原始蒙昧状态引向了崇文尚德、大同和乐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辉煌的“西周礼乐文明”就是在这块自然条件优越、社会风气良好的王道乐土上孕育的。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所言:“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西周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周公创造的礼乐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宝鸡(岐山)不仅是陕西十分重要的地方之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周部族在岐下周原以三世之功,百年的光阴实现了“剪商”大业,同时创立了以“仁政德治,亲民至善”为核心的“先周政治文化”,周公旦发扬先祖优良传统,“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为周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待天下定后,隐居古卷阿―现今岐山周公庙制礼作乐,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年之久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   周人在周原发展壮大,也留下了岐山周公庙、周原遗址、凤凰山遗址、赵家台遗址等周人在周原生存生活的历史见证。岐山周公庙位于陕西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为周人迁居岐山以后的重要活动场所。三千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它昭示了周王朝从岐山的崛起。《诗经?大雅》中描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后世称为“卷阿”(quanwo)。它是周公家族采邑之地,周王朝宗庙所在地,是陕西关中地区最大古建筑群,总面积61万平方米。是全国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占地面积最大的周公庙,主要供奉有周族先妣姜??、中华儒家元圣周公、中华廉政始祖、兵法始祖和神仙之祖姜太公等。早在西周初期,这里便是著名的游览圣地,堪称中国有史记载最早的风景名胜区。2003年至今,在此发现了迄今为止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墓地和中国最早的陵墙;出土10000多片西周甲骨,辨识甲骨文2600余字,是全国发现西周甲骨文最多的遗址,其中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