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学校训英译原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大学校训英译原则

论中国大学校训英译原则   摘 要:校训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浓缩,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具有言简意赅、易于朗诵且内涵丰富等特点。从功能的角度看,校训是一种具有训示功能的应用文体。本文从分析国外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出发,寻找译入语的内在属性,从而探讨可循的校训汉英翻译原则。   关键词:大学校训;语言特点;翻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0-0140-4      Abstract: University motto, a phrase or an expression meant to formally describe the general motivation or intention of a university, well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no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university. It is a terse linguistic logo which embraces rich connotation, and it is easy for the mouth and nice to the ear. From the functional viewpoint, it is regarded as a command or an advice. Having analyzed the motto feature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is paper sets out to discuss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ng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mottos.   Key words: university motto, language feature, translating principles      1. 何为校训?      《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丁德智等,2006:79)。简单地说,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教育宗旨、人文精神、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浓缩和概括,并用民族传统哲理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激励、鞭策和训导等功能。   校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语言精炼,言简意赅;第二,训育功能;第三,人文精神。首先,校训应是由几个简短的词汇构成,长篇大论不能视为校训。其次,大学校训往往深含民族精神和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另外,校训应能激励师生继承学校传统,发扬学校精神。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当今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和校标。然而,早期的大学并不是一建立就有自己的校训,如创建于1150年的巴黎大学最初并没有明确的校训,而知名的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分别到15和16世纪才开始设计和启用各自的校训(吴崇恕,2003:335)。我国最早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虽然校名多次变更,但于1914年确立的校训“实事求是”一直沿用至今,这也是我国最早期的大学校训之一(王春喜等,2007:31)。   我国关于大学校训的研究起步较晚,比较系统研究的要算吴崇恕先生于2003年选编的《世界知名大学校训校标》了,随后出现了关于中外大学校训之比较和校训的文化内涵之类的研究。本文从分析国外大学校训的语言特点出发,寻找译入语的内在属性,从而总结可以遵循的汉英翻译原则。      2. 国外大学校训的特点      从文本的主要功能看,英语校训和汉语校训一样,起着一种“激励”和“训导”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不同,中文和英文的大学校训存在极大的差异性(陆春霞,2006:102)。根据翻译的目的性理论,译文应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本文先对译入语校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2.1 多源于宗教   很多英美国家大学的校训是用拉丁语表达的,且富有很强的宗教性。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人普遍信仰基督教,而基督教的精髓主要涉及一个“上帝”和一本《圣经》。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们相信知识是上帝的恩赐和安排,人们崇尚知识,就像基督教徒信奉上帝一样。因此,大学校训与宗教的结合迎合了社会的需要,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英国的牛津大学的校训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这个拉丁文的校训通常被英译为“The Lord is the Light”(主照亮我),这句话来自《圣经》的赞歌第27章(Psalm 27)。又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In lumine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