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审美启示.docVIP

论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审美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审美启示

论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对山水画审美启示   【关键词】画山水序; 宗炳 ; 审美 ; 山水画;自然   By Southern Dynasty Zong Bing “Picture Scenery Foreword” to landscape painting esthetic enlightenment   Li Ruiwen   【Abstract】Six Dynasties Liu Song Zong Bing “Picture Scenery Foreword”, is a creation feeling becomes aware the landscape painting the attainment, is also an understanding nature, the elaboration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ology. Its influence until now, in the landscape painting creation shape, the significance which still many inspired.   【Key words】Draws the scenery foreword; Zong Bing; Esthetic; Landscape painting; Nature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1)03-0017-03   在中国文化中有极其重视艺术审美的问题,有极其重视创作方法的问题;在中国画艺术中,也有极其重视艺术审美的问题,有极其重视创作方法的问题。   在中国画的审美理论中,自古以来就有讲究承传的关系问题,对艺术与自然的认识问题。   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正是一篇创作山水画的心得,也是一篇认识自然,阐述艺术创作的审美方法和认识论。   从宗炳《画山水序》这篇论文中,让人感受到的东西实在是玄妙而神奇,这需要慢慢去品读,有些词语不太好懂,需要读者有切身的感受才能体会得到,能够真正理解这篇论文的人,又会是极有学问的人,那种让人受益匪浅的思想和审美,确实需要有深刻的艺术领悟力。   宗炳的《画山水序》提出了审美要求的三方面标准,大致可理解为:   (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含道映物”,其中的“道”字有二重意思:一是作道理解,以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一种规律,通过心与物的交流,达到主客观统一。二是作哲学解,用一种世界观去感悟自然,那就是老庄的道学,即以老庄的道学为思想方法去观照感悟自然,从而达到主客观统一。   (2)笔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是根据客观的变化来进行描写,体现了笔墨性与趣味性的主观意趣,从而达到在观察客观的过程中,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描写的意义。   (3)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澄怀味像”、“畅神而已”则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高度概括,自然是客观的,是物质性的,通过观察自然、感应自然、从而与自然产生共鸣,达到心与自然的一致,这种精神性反映了人在感受自然后所产生的艺术作品,自然――艺术作品,整个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心路变化的演绎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描写,而是形成了这样的顺序:观察――对象,归纳――对象,刻画――对象,再现――对象。这个顺序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进展变化,通过这个变化,同时也是一个对学习方法、对认识自然的过程。这包含着主客观两方面相互促成的因素。   艺术创作是对自然的阐发,当然,艺术创作也是对自我的阐发,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唯有是创作者最能体会的,因为艺术因素中的构思、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都必然是作者的心路历程,而要洞穿这个过程,道家的思想比较地、合理地解释了这种艺术创作的体会,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安时而处顺”、“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的“至人”、“真人”、“神人” “率自然之性,游无迹之涂者,放形骸于天地之间,寄精神于八荒之表”。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宗炳所说的道,已包含着道法自然的意思。含道映物就是要根据客观物象的变化来要求艺术的变化,澄怀味像就是要求作者静下心来体会自然的韵味,主观、客观这二方面因素缺一不可。   在宗炳的时代,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动荡交织一起,人们流离失所,无可归依,用艺术来抚慰心灵只是其中的某个方面,而真正的意义,是这个时代,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人性光辉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