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教师读课三三策略
论新教师读课三三策略
摘要:读课是新教师认识课堂、研究课堂的重要方式,是新教师实现教学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师读课,不能停留在一般层次上,不应仅仅是新教师学习他人经验的手段,也不应仅仅是其记录课堂活动的技术行为,而应是阅读他人、解读经验、提升自己、实行智慧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教师;读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6-000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直以来的“听课” 叫法已被更正为“看课”。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更,而是一种理念的嬗变。“看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即局限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看”不仅指听觉,更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按照这种思路来解读,笔者觉得应将“看课”提升为“读课”,理由是:“读”在“看”的基础上,除了语言和行动,还将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纳入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读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用灵魂抚摸教学。新教师是唯一没有受传统教育教学羁绊的群体,可直接植入“读课”理念,收获教学成长。
一、跳过读课三误区
误区一:实录式读课。有的教师只会听课,不会思考,态度可谓是非常认真,辛辛苦苦地做着全程记录,例题、对话、板书等一个不落。而唯独没有自己“读课”的思维激情,根本看不到“读课”过程中的学习点、存疑点、质疑点。
误区二:功利性读课。有的教师只听和自己同年级同学科的课,不听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课。殊不知,大课堂、大学科、大教学,光有精准但单一的素质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素养。
误区三:肤浅型读课。有的教师喜欢看花拳绣腿、花里胡哨的花花动作,常常被热热闹闹的“假主体行为”和虚伪的“假主导教学”所迷惑,看不到真相,学不到精华。
二、选定读课三类型
人生要出彩,就要一只眼睛看别人的同时,留只眼睛看自己。作为新教师,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要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只有这样“采得百花又酿蜜”,才能使自己尽早走出适应期,迈入发展期。
1.读一般教师的家常课,丈量自己的位置。所谓家常课,就是平常的、普通的、一般的、大众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即教师的常规课,它们没有特别策划、刻意准备,虽然粗糙,但也不缺亮点。同伴是最好的镜子。
新教师入职伊始,要远离虚伪的美丽,尽可能地加强与同伴的合作、对话和交流,努力走进一般老师的一般课堂,全心阅读家常课。平平常常才是真,一般老师的家常课,虽不事雕琢,但原汁原味;虽难登大雅之堂,但极具个性;虽没有多少精华与艺术,但能看到自己的身形。读家常课时,新教师在阅读别人的时候,勿忘分析自己,要把自己也置身其中,思考假如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怎么上。
要走进家常课,又要跳出家常课。只有上好家常课,才能上出优质课。新教师必须真心关注家常课,用自己的智慧深入地研究家常课,潜心地开发家常课,大胆地创新家常课,才能在家常课的肥沃土壤上开出优质课的绚烂之花。
2.读骨干教师的研究课,储备自己的智慧。研究课,顾名思义是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公开课。即就某一个专题进行讨论而开设的公开课,目的是为后一阶段的讨论提供一个“话题”,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是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理论、有指导的教学研究与交流的活动形式。有哲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研究课,就是把已经取得的教改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显性策略,帮助教师革新课程理念,并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让教师生成教学智慧,实现有效教学。借鉴他人是新教师有效的学习、加速成长之道。这样的研究课,在学校教研中有、在校际交流中有、在区域研讨中有,新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参与。但应注意,这类课实验、探究的成分多,无论授课教师课堂设计得如何完美,课讲得如何好,新教师都不能照搬,否则就容易失去自我。而要以研究的态度,对教学中变革、探索的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然后再理性地借鉴、学习,进行课例设计、打磨,从而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新教师读这类课,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在于将来。
3.读特级教师的优质课,丰盈自己的底蕴。何谓优质课?就是课堂教学的优化或最优化,是人们对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课的一种概称。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提出“五个实”: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崔允?t教授把“好课”标准归纳为十二字: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特级教师靳家彦提出“好课”的十条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