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蘑菇圈上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ISSR分析
蘑菇圈上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ISSR分析
摘要:对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Fr.)形成的蘑菇圈形态和子实体发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间遗传差异进行了ISSR分析,建立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在生长于四川西部平坦高原草地上,四孢蘑菇形成的蘑菇圈为圆环状,蘑菇圈上生长的植物明显较蘑菇圈内、外生长的植物茂盛,同一蘑菇圈上生长的子实体生长期不完全一致;同一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之间相似系数为0.473~0.755,不同蘑菇圈上的个体遗传相似系数为0.333~0.604;在相似系数0.524水平上,不同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个体分别聚为不同类群。
关键词:四孢蘑菇;蘑菇圈;子实体;遗传差异;ISSR
蘑菇圈是常见的生态学景观[1],SHANTZ 和PIEMEISEL依据蘑菇圈对植物的影响将其划分成3个类型:一类为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 蘑菇圈具有圈内绿草环、枯草环和圈外绿草环;第二类为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该类型蘑菇圈中只有一个绿草环带;第三类为对植物生长没有影响[2]。KOBAYSHI和YOKOI发现蘑菇圈中子实体个体间距离近的遗传关系较近,遗传型与空间分布一致, 与周围植物的构成无关联[3]。
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Fr.)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4],在草地上往往形成蘑菇圈。为探讨蘑菇圈上的四孢蘑菇子实体是否为同一个菌株的后代,以及在多年的生长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本试验利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生长在相同和不同蘑菇圈上的12个子实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为科学利用四孢蘑菇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Agk11、Agk21、Agk41、Agk51、Agk61、Agk71、Agk81、Agk111和Agk131分别为从同一蘑菇圈的不同子实体上经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AgI101、AgA12和AgS641为分别从生长在其它3个蘑菇圈上的3个子实体上经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均保藏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子实体均采自四川若尔盖县。
1.2培养基
组织分离培养基:加富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琼脂20 g,水1 000 mL)。
液体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水1 000 mL。
1.3菌丝体培养
250 mL三角瓶装液体培养基50 mL,接3块直径为0.5 cm的菌块,25 ℃恒温培养箱内黑暗静置培养20 d。
1.4DNA提取
菌丝体DNA提取采用CTAB法[5]。
1.5供试引物
根据British Columbia 大学公布的ISSR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60条引物,从中筛选出扩增条带较多、信号较强且背景清晰的8条引物用于ISSR-PCR反应(表1)。
1.6ISSR扩增反应
本试验Taq DNA聚合酶、dNTP购自美国MBI Fermentas公司。反应体系的总体积为25 μL:2×PCR Master Mix 15 μL,ISSR引物(0.2 μmol/μL)2 μL;模板DNA 1.5 μL,加ddH2O补齐25 μL。在Bio-rad My Cycler型PCR仪(美国)上扩增反应。扩增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 45~59 ℃(根据引物G-C含量而定)复性45 s,72 ℃延伸1.5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 ℃补平7 min;4 ℃终止反应。将ISSR-PCR产物与3 μL溴酚蓝指示剂混合,在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用Goldview 染色,在BIO-RAD UNIVERSAL HOOD Ⅱ型凝胶成像仪(美国)上扫描记录结果。
1.7电泳检测与数据分析
将琼脂糖凝胶上出现DNA片段的记为“1”,相对应不出现的记为“0”,用NTSY Spc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以类平均连锁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建立聚类树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蘑菇圈形态与子实体分布
在四川西部高原草地上,常见由四孢蘑菇生长形成的蘑菇圈,直径0.5~12 m,在生长子实体部位的草本植物明显比其它部位茂盛,颜色也较深,蘑菇圈内、外植物长势一致(图1-A),蘑菇圈上四孢蘑菇子实体呈圆环状分布,在同一时期四孢蘑菇个数在7~58之间,有的已成熟,有的还是幼菇,生长期不完全一致(图1-B)。
2.2ISSR扩增
2.2.1ISS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