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万马尖错舞蹈作品香巴拉后思考
观万马尖错舞蹈作品香巴拉后思考
“生死来去,绷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垒垒。轮回相续,混沌繁景,一沙毁时,平平静静。”这一既无人物刻画又无戏剧冲突的舞蹈作品,平实地把观众带到香巴拉宁静、美丽,和谐的自然净土之上,解读着编导对自由与必然,活着死亡与重生轮回,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与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转化与认识。
《香巴拉》是万马尖错创立万马舞蹈团后首部创作的舞蹈作品,舞蹈中采用了剧场形式,能清晰地看到西藏原生态古典舞、风土舞、金刚舞、风格舞、蒙古萨满舞的舞蹈语汇,并贯穿现代舞蹈的技术和调度,在藏传佛教的思想笼罩下,将“轮回”这一隐性线索贯穿始终,并传递“万马”编导在信仰上的哲学观念,和对生命、对舞蹈的认识与关怀。
西藏素有“观音之净土”、“佛陀之天国”的别称,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大都信奉藏传佛教,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和沉重的负担,自然会想到寻找物质以外的精神慰藉,他们认为现实是苦海,要遭到生老病死的折磨,由于种种因缘在六道轮回中无休止的往返;为脱离苦海,必须断除轮回业力、皈依佛法、通过六度,即:布施、持戒、堪忍、精进、禅定、智慧,这样才能脱离苦海达到彼岸,香巴拉就是他们憧憬的天堂。“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香格里拉”,其意为“极乐园”,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为时轮佛法的发源地;佛学界认为香巴拉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是藏传佛教徒向往追求的理想净土。编导万马尖错正是生长于这片净土之上,从小浸润藏传佛教的信仰,灌输“轮回”这种生死观,价值观,哲学观。他在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背景之下思考短暂的生命之余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如此短暂,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此外,笔者认为,《香巴拉》受到林怀民作品的影响颇大,不论从舞者的动作质感,还是整场的舞蹈气氛都与林怀民的《流浪者之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特别是在动作质感的变化与运用上。舞者通过动作频率的放慢使得时间、步调更加趋于静止,这种“极慢”让动作质感更加细腻,每一位舞者细腻的肢体语言使得舞台画面感随之增强,留给观众瞎想的思维空间也就???加开阔,我想这也就是编导也是我们学者所期待的,不同身份阶层的观众看了作品都会有不同解释的微妙之处。
整个舞蹈并没有清晰的关系线索,而是片段性地通过不同的如天葬,傀儡戏,坛城沙画这些看似相关性不强的场景连接而成,这种间接地由信仰观念作为隐性关系的舞蹈段落无时不把我牵引,感受着西藏那片辽阔的土地,置身于那个在舞台上重塑出来的人人有信仰的地方。舞蹈段落中出现了许如大鱼、风筝、石块等道具以及鸟、傀儡等形象作为象征性符号,他们的出现并没有线索的联系,只作为象征性联接。就如问及万马尖错时,他自己所说:“这没关系。这只是我的一种愿望,就像希区柯克出现在他很多电影里,不一定就要观众看到他,那是他的一种标志。”作品一幕幕的“活的画面”给了解读者们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在思考中填补作品本身的艺术留白。探讨中,万马尖错援引自己在国外的例子,说:“他们很多作品在节目单上做非常少的剧情概括,想象空间是留给观众的,我的作品剧本也只有十几个字。“
极乐世界里所看到的“欲望”在“生死”面前淡如尘埃,“物质”与“精神”也无需做终极选择,一切事物无论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亦或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追求这些欲望的途中都可以相互转化,用心辅之以平衡。万马尖错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带给人的沉重,立刻一转换会用生命的力量拽它,致死为止。”“风筝”的出现在我看来原本是轻的,也许因为自由,因为在空中,因为可以随风、随性,可是它有线牵着,在限制中的自由难免会失衡,栽入谷底,重量由此而至,于是重新来过,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与重,重与轻在失衡中平衡,平衡中再失衡……如此轮回,于是过程如生命之短暂淡之极。生命中的种种也并没有什么终极选择,在取舍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调整、平衡、拯救,能做到这一点的无疑只有人心,人心的力量越强大,这里的可调整空间就越宽敞,欲望就愈发显得渺小,用什么样的心境面对,如何放大空间调整自己都值得我去斟酌。从小听惯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我,此刻想说的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世界再大,大不过无极限”。
其中一段舞者用绳子牵着不同的道具舞台后方走,沉重地走,我认为这种重量感代表着一种重状态,也许是人们生活的负重感,也许是在自然之力下的常态,也许是某一种正在积压却无处释放的情绪,又或是在轮回之路上行走,只是作为人在时间里行走……我在舞者巡回往复的行走中思考,所谓“活着”也只不过是在“人道”中短暂的走一遭,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显得渺小,生活中那些贪念、邪念、人们欲望也只不过是在这一道里的瞬间存在而已,既然是瞬间的东西,那么存在与否又会有多大的区别?得到与失去在每个人心里又会有多重的分量,这些分量会不会重到致使人挖掘出心里的恶念而为之,或者轻到能够看到善恶之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