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郑珍亲属记文化史价值
论郑珍亲属记文化史价值
摘 要:晚清郑珍所撰《亲属记》是一部富有特色的称谓辞书。该书系统收录了汉语亲属称谓词语,并在考证中作了大量的文化阐释,具有较高的文化史价值。
关键词:郑珍 《亲属记》 文化史
郑珍(1806~1864),贵州遵义人,晚清著名学者、文学家。郑珍学宗许郑,又继承发展了乾嘉以来的清代朴学家治学传统,撰著涉及经学、小学、文学、史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足以代表贵州古代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1](P7)。《清史稿》立《郑珍传》,列之《儒林传》,称“西南大师”[2](P57-58)。《亲属记》二卷,是郑珍“阐述礼经记载中历代宗族亲属称谓”,并“考证其源流演变”的著作,因孔壁中书内有《亲属记》一种,题以旧名。书脱稿于清咸丰十年(1860),后经郑珍子知同与衡山陈矩“共补缀之”,于光绪十二年(1886)刊行。本文所用《亲属记》是王锳、袁本良两先生2001年点校的《郑珍集小学·亲属记》(以下简称点校本),此本以《巢经巢全集》本(原陈田、陈矩兄弟原刻补订本)为底本,第一卷校以广雅书局1883年《广雅丛书》本(郑知同校订,原陈氏刻本上卷)为基础,是完整的二卷本。①从点校本看,《亲属记》系统收录了古今亲属称谓词语,并汇集了大量的文化考释,具有较高的文化史价值。
一、系统收录古今亲属称谓文化词语
称谓语是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文化现象。《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反映出亲属称谓同社会、政治、宗族和人伦之间有密切关系。《尔雅·释亲》对先秦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记载,表明了人们“对亲属关系的分类主要着眼于宗亲和姻亲的区分,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亲属关系观念的特点。”[3](P16)亦可见“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亲属称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同封建礼教密切相关,成为儒家别亲疏、明贵贱、正名分的重要内容。”[1](P1067)但对于亲属称谓的研究,自《尔雅》《礼记》以降,《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诸书有所增益,但都“大端略具而语焉未详”。《白虎通义》所提孔壁中《亲属记》一种,以及《隋书·经籍志》所载《称谓》五卷,又“皆所亡佚而不得而详”。幸而《亲属记》得以问世,成为称谓研究的“充饥”之作。
关于文化词语的研究,黄金贵先生指出:“文化词语有三个特征。一是名物性……二是系统性……三是民族性。”[4](P1)《亲属记》力在名汉语亲属称谓之物事,正汉民族礼俗教治之伦纪,按例编著,是对汉语亲属称谓词的系统性研究。据点校本统计:全书系统收录称谓名称106大类,辖词606条,其中陈矩补缀的有62条,范围涵盖了血缘、亲属、亲戚、婚姻、主仆、师徒等诸多关系。《亲属记》“后序”中说:“诸亲名称之全,今古繁难,向无统纪……爰就解经余暇,缀成斯记,提古为纲……钩稽类列其次,由亲及疏,秩序井然。”[1](P1076)其名物性、系统性由此可见。
二、释词涉及文化阐释
郑珍在考释词语时,常常对古代文化进行阐释。如:
【考】《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尔雅》:“父为考,母为妣。”顾亭杯曰:“古人曰父曰考一也。《易》:‘有子,考无咎。’《书》:‘若兄考’,‘大伤厥考心’,‘聪听祖考之彝训’。《履霜操》:‘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自《曲礼》定为生曰父死曰考,则为人子者当有所讳也。”按经传绝无父母在而自称之考妣者,顾氏所引《易》《书》皆非自谓其父,故可通言,《履霜操》亦出后人拟作,其说不足据。
按:此条阐明“在生、卒殁称谓之有别”。检《亲属记》全书,对“存殁”称谓之别有十分严格的考究,尤其注重阐明“卒殁(没)”之称,以避再生误称之讳。如:父……殁曰考、曰皇考、曰显考、曰先公、曰先君、曰先子、曰亡考、曰先君子。母……殁曰妣、曰皇妣、曰显妣、曰先妣。母……殁曰先亲。父之父母……殁曰王考王妣,曰皇祖考皇祖妣。祖父皆殁总曰先亡丈人。祖之父母……殁曰皇考皇妣。曾祖之父母殁曰显考显妣。父母以上无爵者,存殁曰府君、夫人。妻对妾言之……殁曰嫔。妻谓夫曰夫子……没曰皇辟。夫之父……殁曰先舅、皇舅。夫之母……殁曰先姑、皇姑。此类皆古旧习,不可妄改,今俗沿之。
【祢】《左传·襄十三年》:“楚共王曰:‘从先君于祢庙。’”杜注:“从先君代为祢庙。”《公羊传》:“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按:祢本亲庙之称,即以称亡考,凡经典言祖祢者皆是。祢者迩也、近也,视祖曾庙为亲近也。《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孔传:“昵,考也。”字别作昵,昵亦近也。
按:此条阐明“祢称亲庙”的文化内涵。郑珍《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并云“祢”为“亲庙本字”[1](P32,P207)。亲庙,即祖庙。《白虎通·德论》卷八:“于祖庙者,谓子之亲庙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处理量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分段汇总计算实例和应用.doc VIP
- 老年人防骗知识课件下载.pptx VIP
- 3,5-二氯-2,6-二甲基-4-羟基吡啶的生产工艺.pdf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V1.0.doc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二部分:数据发布格式.doc VIP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40-50之间离婚协议书.doc VIP
- 清华大学八字班数学分析1期中 于品(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