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趣与趣味历史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趣与趣味历史演变

试析趣与趣味历史演变   摘 要:“趣”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其演变经历了一个慢长的历史时期,经由先秦的雏形到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再到唐宋的成型等时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趣味”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形态,它进入中国古代诗词却是很早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样式。   关键词:趣;趣味;历史演变;审美样式   一、“趣”在先秦两汉的雏形期   早在秦汉时期,“趣”作为词语,就出现在各种典籍当中,它主要作为动词或副词的词性出现,还没有进入审美的系统。如:   《诗经·大雅·樾扑》中言:“济济辟王,左右趣之。”[1](P16250(指趋向、趋附之义)   《礼记·月令》记:秋季之月,“乃趣狱刑,毋留有罪。”[1](P1625)(有催促、催办之义)   《史记·项羽本记》中记:“周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1](p1625)(作从速、立刻之义)   但是,这时期亦有充满“趣味”为的文学作品。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描写作者对别后恋人的无限相思之情。而读者在这里与其说是感受到了作者的思念之苦,不如说是感受到了他恋爱之乐。   与《诗经》相比,汉乐府民歌中描写婚姻爱情的提材的也很多,也都有着浓烈的生活“趣”味。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民歌以简洁的语言,明快的风格,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叶下有自由自在的嬉戏玩耍的鱼儿,叶上也有愉快的采莲男女在歌声相和中忙碌的身影。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在先秦两汉时期,“趣”还没有进入我国文论的审美范畴,但是它深深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具体了审美的雏形(趣味)。   二、 “趣”在魏晋南北的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它被人们广泛用来品评人物和文艺作品,涉及到音乐、书画、诗歌等各个方面。   首先,从人物品评的角度提出了“情趣”、“意趣”等概念,有风致、情态之义。   《晋书·嵇康传》:“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2](p1374)   《宋书·胡藩传》:“桓玄意趣不常,每泱泱于失职。”[1](p618)   其次,从音乐、诗歌、绘画的角度,提出了“万趣”、“媚趣”等概念,亦指作品风格的风致、情态等意义。   宗炳《画山水序》云:“圣贤暎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3](p173)   钟嵘,《诗品》评谢瞻诗云:“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4](p277)   此时期的文学和文论也有许多关于“趣”的内容的记载。   《世说新语》记载东汉到晋宋之间的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下面来看两则饶有趣味的记载:   27.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这是殷浩指自己的外甥汉康伯只从自己这里学到一点点谈玄的技巧,而成语“拾人牙慧”的最初来源就在这里。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是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腐臭,所以将得而梦棺器;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这里,殷浩以腐臭来比喻做官,以粪土来比喻财物,其对名利是淡薄和鄙视的。   更能体现自然清新的生活趣味的是南北朝乐府民歌,它的体物关情的细腻描写手法,给趣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带来了可能。   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从内容看,多为情歌,往往借妇女之口吻反映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吴声·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吴声·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履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这些情歌表现了对坚贞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语言清新活泼,写作手法细腻。   三、“趣”在唐宋的成型期   盛唐以后,“趣”的审美含义充盈起来,出现了“趣”的第四种含义,即兴致、兴趣之义。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言:“右丞苏州趣味澄敻,若清风之出岫。”[5](p217)   殷璠《河岳英灵集》言:“格调高远,趣远情深。”[6](p95)   此时期的文学,如盛唐诗歌,是恢宏大气,胸襟高旷的。但是,一些诗人在经历宦海沉浮和人生颠簸之后,转向对内心审视,写出了许多情趣优美的小诗来。   王维晚期的山水诗极写自然山水的美景,把清净闲适的心情与自然相冥合,追求诗歌的意境美。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恬静而优美。   诗人李白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之后,写下了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小诗。   《长干行》:“妾发出履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