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高等学校教师师德培养
试论高等学校教师师德培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名副其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纳入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可见,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关系着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2]。
一、具备良好“师德”的重要意义
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汉恩·吉诺特感叹: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发现,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笔者以为,培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其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1. 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育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是为师之本,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给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但这又何尝不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呢?一个人在敢于担当培养别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得首先成为一个道德卓越的人。虽然教师既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也没有非常显赫的声名和财富,但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和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所以,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人了。可见,教师必须具备卓越、高尚的职业道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总之,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无论自己所处的地位如何、待遇如何,都要努力做到四点。一是具有“安于平凡、默默奉献的恬淡心境;二是富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三是具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四是树立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2. 良好的“师德”能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标杆、一座灯塔。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莘莘学子对教师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仿效的朴素感情,愿意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行为的典范和前进的标杆。教师在举手投足之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俄国教育家加里宁曾这样比喻: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时刻盯视着你。所以,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在生理逐步成熟的同时,心理也趋于成熟。因此,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显露“独立”的端倪。但这不意味着大学生不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只是从少年时期对师道的“崇拜”和“仿效”转变为对师道的“研究”与“传承”。由于大学生活具有特殊性,例如学术讨论、科研实验等,因此在师生频繁、紧密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会对大学生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更应注重具备良好的师德,尽可能以比较完美的人格影响和引导大学生。
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学术的影响力,更要有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仿佛一部好的教科书,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高尚“师德”的思想基础
如今,“师德”建设已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角度界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二十四个字,内容丰富、要求较高,涵盖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为高校教师确立了“师德”培养的目标。
但当今的高校校园已不再是单纯的学术“净土”,功利观念随着“西风”的吹拂送到每位教师面前,少数“灵魂工程师”的心灵被“功利”攫取,出现了“学风浮躁、学术不端”的现象,严重破坏了人民教师的声誉。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就要具备三个思想前提:甘于教书治学(稳得住信念),乐于学术探索(耐得住寂寞),安于俭朴的生活(守得住清贫)。
1. 甘于教书治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们的国家、民族带来经济大繁荣、社会大发展,但也夹杂着拜金主义倾向和贫富不均现象。社会上灯红酒绿、权钱交易、唯利是图和金钱至上等负面效应,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教师的“定力”。如果教师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难免出现心理失衡甚至扭曲的情况,以致无法静心教书治学。因此,高校“师德”修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2026届高三语文复习:写作课时作业.doc VIP
- 第3课《雕塑着色变彩身》-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肾上腺囊肿的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项目学习——主题活动(一) 做个小小会计师.ppt VIP
- 临时用电及防爆-授课版.pdf VIP
- CH3.5.5.11自研软件网络安全研究报告.doc VIP
- 自动扶梯调试手册YSTS-0001-C.docx VIP
- 2022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docx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中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