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摘 要: 语文教育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02-02   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和创造美,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应当对学生指明并揭露文艺作品中的真正的美,并要保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领会真正的美,祖国自然的美,人物性格与品行的美,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与活动的美。”语文教学就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首先,从文学作品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培养学生感悟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本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这些篇章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的艺术再现。一篇作品总要表现作者的美学理想,或对美好纯洁的事物进行追求,或对英雄人物进行歌颂,或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等。语文教学要善于利用这些来进行审美教育。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总是和人类健康愉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文艺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大多被赋予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同是雷电,在茅盾的笔下是正义的代表,而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成了恶势力的化身。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壮丽的天山,也有浩渺多姿的洞庭湖,既有广阔雄伟的黄土高原,又有清雅秀丽的小石潭,其中有壮美,也有柔美,可谓包罗万象,千姿百态,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中的审美内容,引导学生去感受鉴赏。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这是一篇精彩的游记,作者按游览的踪迹,渐进式地写出冒雨登泰山的途中所见所感,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挚爱之情,反映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登高远望,不断奋进的情怀,我们可以从审美角度引导学生领略雨中泰山的千姿百态,山光水色的优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敢进取的精神。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随着时间的推移,轮船的航行,作者把长江的壮丽景色,如同铺开画卷一样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把自己奔腾澎湃的激情融合到五彩缤纷的自然景物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催人奋进向上的豪情,从中领略到祖国河山的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陶冶他们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操。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之现实生活本身更典型,更集中,对人们的熏陶感染往往也更为强烈,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鉴别社会和人物美丑的能力。如教杨朔的《荔枝蜜》,应先引导学生对小蜜蜂获得一般的认识,进而认识小蜜蜂的美,最后认识了作者如何通过小蜜蜂寄托自己美的理想。这样逐层推进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小蜜蜂的美,是美在她终年累月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人类酿造生活最甜最美的蜜,从而感受到劳动创造才是真正的美。   此外,还要善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真假、美丑、善恶。如莫伯桑《项链》中的路瓦载夫人和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路瓦载夫人虚荣心强,一心向往豪华奢侈的贵妇生活,令人鄙视。而德拉经济虽然拮据,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为了给丈夫买圣诞礼物,她卖掉了自己引以为骄傲的美发,这种真挚、纯朴的感情是很美的。又如莫伯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感情态度的变化,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关系。   在生活中美与丑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侧面,作为生活反映的艺术当然既反映生活美,也反映生活丑,但是艺术本身却只能是美的,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化为艺术美,因此,丑和美一样也属于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丑,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丑恶现象,反映在艺术中,这些便成为反面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反面艺术形象,从而认识到丑的可恶,因而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塑造了葛朗台这个把金钱视为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吝啬鬼形象,通过对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匣,剥夺女儿财产继承权,临死抓住镀金的十字架等细节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从文学作品的语言美与语感美入手培养学生感悟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艺术,人们对它的感受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才能获得,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塑造的形象,描绘的自然和环境,都要由语言来体现,如果不理解作品中的语言,那么作品的形象无论描绘得如何生动,也无法从中感受到。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知善》)“披文”是“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